臺灣茶香-包種茶
茶樹主要分布於北半球北緯30度以南,以北緯25度附近居多,臺灣正好位於這個地理環境,由於氣侯溫暖、潮溼且雨量均勻,故自古即產有野生茶樹,氣候合宜,土壤肥沃,更適合茶樹生育。臺北盆地北以大屯山火山群為界,東部和南部被雪山山脈的餘脈形成的丘陵所環繞,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觀音山、林口臺地等圍繞,盆地內有由基隆河、新店溪及大漢溪三支流匯集淡水河,盆地內的氣候、土質等條件,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淡水河系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匯流而成,淡水是晚清茶業的主要出口港,緊臨淡水河流域的山坡地自晚清至光復初期,茶園散佈各山頭,位於大漢溪流域的三峽、土城、樹林、板橋等地,都是臺北盆地最重要的產茶區。 臺北經濟茶種及製茶技術都來自大陸閩南地區,據《臺灣通史》中記載:『始於武夷茶,植於桀魚坑(今臺北縣平溪、深坑地區)發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隨互相傳,蓋臺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
淡水河系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匯流而成,淡水是晚清茶業的主要出口港,緊臨淡水河流域的山坡地自晚清至光復初期,茶園散佈各山頭,位於大漢溪流域的三峽、土城、樹林、板橋等地,都是臺北盆地最重要的產茶區。 臺北經濟茶種及製茶技術都來自大陸閩南地區,據《臺灣通史》中記載:『始於武夷茶,植於桀魚坑(今臺北縣平溪、深坑地區)發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隨互相傳,蓋臺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
十八世紀國際貿易興盛,外商對臺灣北部盛產的煤、樟腦和茶葉均有高度的興趣。英國的德記洋行的杜德來到臺灣(1865年)調查茶葉的產銷狀況時。由於臺灣茶葉發展潛力大,臺北盆地更是種茶最佳產地,於是引進福建的安溪及武夷茶系的烏龍茶、青心烏龍、鐵觀音等茶樹,鼓勵農民種茶,因此在文山、七星、基隆和海山等茶區生產大量茶葉。
早期臺灣製茶技術只能做毛茶,毛茶必須運往福州或廈門加工,再由廈門轉口外銷。西元1869年杜德的寶順洋行以兩艘風帆船,載運兩千一百多擔烏龍茶,以「臺灣茶」(福爾摩沙茶)之名,賣到美國紐約大受歡迎,打開了臺茶的國際知名度,奠定了臺灣茶的好口碑。茶價高的時候,每擔可以賣到五十元以上,於是大家把最適於種茶的丘陵地都闢成茶園,當時從大稻埕放眼看去,目光所及的山坡地盡是茶園。臺灣茶在臺北盆地的繁榮可見一斑。
光緒十一年(1885年)臺灣建省。林維源任墾務兼團防大臣,幫辦全臺撫墾局。隔年,劉銘傳開辦撫墾,奏請林家負責幫辦「全臺撫墾局」,為籌備撫墾所需經費,令茶商繳交茶稅。林維源以文山和海山堡土地首先響應植茶計畫,林本源家族主要茶區以大漢溪流域為主,當年板橋是擺接商業中心,來自三峽、土城、樹林等地的茶葉都先集中在板橋做精製加工,再透過今大漢溪支流湳仔溪的水運,由淡水河運大稻埕經淡水輸出。
劉銘傳為方便外國茶商在臺北交易,指定大稻埕為外國人的僑居地,由林維源設立建昌公司與李春生合建洋樓,林家遂成為臺灣最大的茶商。至1889年大稻埕的製茶廠已多達六十家,更帶動大稻埕的急速發展。
劉銘傳為方便外國茶商在臺北交易,指定大稻埕為外國人的僑居地,由林維源設立建昌公司與李春生合建洋樓,林家遂成為臺灣最大的茶商。至1889年大稻埕的製茶廠已多達六十家,更帶動大稻埕的急速發展。
包種茶的製作技術,在光緒八年(1881年)泉州同安茶商吳福老來臺,在臺北設源隆號是臺灣製造包種茶之始。光緒十一年(1885年),福建省安溪縣人王水錦、魏靜兩人相繼來臺,在臺北七星區南港大坑栽種培植包種茶,同時改良傳統包種茶的製程,成為臺灣道地的「包種茶」。
臺灣「包種茶」屬半發酵茶,沏泡後品味雅香,水色蜜綠,醇郁甘潤,具有香、濃、醇、韻、美等五大特色,遠勝於包種茶原產地安溪。包種茶製程提昇茶農製茶技術後,各地均可依照自已地理環境、氣候、土質、採茶季節特色,配合茶葉採收、脫水時間處理等流程的調節,製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品,也象徵著大陸茶的製法在臺灣的結束。
臺灣茶農勇於創新的精神,是維繫茶產業優勢的主因,清代改進武夷茶系的烏龍茶的製程研發出「包花茶」,繼而發展出道地的「包種茶」、「紅茶」、「綠茶」等茶葉名品,臺灣茶農家家能製好茶,並勇於嚐試創新產品,才是造就臺灣名茶各領風味的盛況的主因。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