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拿種翡翠的品牌風釆
1994年在台灣市場看到一批種老、色艷、水勻帶有白棉的翡翠,但當時老坑祖母綠當道,大家對這料子興趣不大,但事隔20年,2014年這類翠玉己經成為主角,並以『木那種翡翠』做為品牌,這在翡翠市場是很特別的,才興起了探討的動機!
老場口木那翡翠



帕敢場區是最古老、最著名也是產量大的老坑區,這個場區是沖積殘坡積礦床,位於烏魯江中游,挖掘最深的坑洞已達30米左右深,自1960年代之後,帕敢場區所出的好玉料銳減,被形容百賭百輸,目前則己經全面停採。
木那即屬於帕敢場區,分上“木那”和下“木那”,1960年代後當帕敢場區其他場口高級毛料銳減時,木那場口出產了許多正色玻璃種,出產機率高於其他場口,才漸漸引起玉商對木那料的重視。
木那翡翠初露光環


木那翡翠玉質細膩、種老底好,所產的玉石有著明顯的點狀棉。玉質細膩玉料裂紋較少,種的變化較大,從豆種到玻璃種都有,但以豆種、糯化豆種和糯化種為主,以底帶白色或飄翠綠色者居多;冰種和玻璃種的綠色滿綠色則極其稀少,其中以種色均勻的滿色料最有名有:帝王綠色、陽綠色、黃楊綠色、陽綠滿色玻璃種,還有水頭好的秧苗綠色。
木那翡翠滿天星




1990年一只木那木那晴水片料,被用陽綠玻璃種7位數的價格拍下,再冠上『木那滿天星』新名字後,木那翡翠才獲得中國市場的認同。時至今日木那滿天星已經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凡有類似特徵的翡翠都被冠為『木那翡翠』,但其艷麗的顏色,加上精湛的雕工,處處展露出高雅的氣質,才能嶄露頭角成為翡翠舞台上的新星,至2000年前後知名度大開成為知名的翡翠品牌。
豔淡清雅具水頭

.jpg)
木那翡翠有顏色的部位種都會比較細膩;高冰、玻璃種的料顏色則以偏淡者居多;冰糯、糯種料色彩則常艷麗,而且常見多種色混生,因此常用做俏色翡翠雕件,工巧色鮮令人驚艷不己,這幾年則流行取小料做為飾品,淡雅的色調在市場上則獨樹一格,品牌特色十分鮮明。
棉紋多樣風情妙
傳統的翠玉審美上,白色棉點多被識為雜質,「棉」是指翡翠內部呈半透明、微透明的白色包裹體,它是翡翠的雜質屬於瑕疵,因為「棉」太多的時,會讓翡翠看起來變得混濁,影響了翡翠種地的純淨度。

木那料屬於共生礦,因此材質變化很大,與翡翠共生的沸石或鈉長石,在硬玉中常形成的白色棉點,白棉的紋理有:點狀、絲狀、雲狀、塊狀、不規則狀,與翡翠均勻的種地融成一體,最美的是形如雪花的白棉,這種帶有明顯、白色顆粒的點狀棉,人們以人文美學稱之『雪花棉』,成為『木那種翡翠』的的特色。
因此早期木那翡翠因此多用於巧雕,配合題材將存在雕件淺表上的棉挖掉,再施以巧工雕刻寓意深長的作品;許多老工的雕花鐲,加工雖然不夠精緻,但質色卻美得叫人拍案叫絕,現在大料稀有多改做飾品,色陽好種木拿翡翠飾品,漸漸在市場上受到重視的品牌。

木那料屬於共生礦,因此材質變化很大,與翡翠共生的沸石或鈉長石,在硬玉中常形成的白色棉點,白棉的紋理有:點狀、絲狀、雲狀、塊狀、不規則狀,與翡翠均勻的種地融成一體,最美的是形如雪花的白棉,這種帶有明顯、白色顆粒的點狀棉,人們以人文美學稱之『雪花棉』,成為『木那種翡翠』的的特色。
因此早期木那翡翠因此多用於巧雕,配合題材將存在雕件淺表上的棉挖掉,再施以巧工雕刻寓意深長的作品;許多老工的雕花鐲,加工雖然不夠精緻,但質色卻美得叫人拍案叫絕,現在大料稀有多改做飾品,色陽好種木拿翡翠飾品,漸漸在市場上受到重視的品牌。
數美兼備方稱上品


從木那種翡翠的特色被認同與肯定的過程中,翡翠在傳統的翠玉審美鑑賞原則下,又開啟了另一扇門,即建立以場口特色美為主體的品賞美學,這是一個翡翠品賞的一個重要理程碑,當翡翠界用寶石觀點做為分等標準時,無形中已經扼殺了中國「美石為玉」的文化基石,木那翡翠的崛起,象徵人們開始走出翡翠行銷的框架,回歸「美石為玉」的人文藝術的興味,進入以欣賞美玉為主體的收藏風尚,這樣的發展才能使翡翠之美傳得更廣、更久遠。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如有版權相關問題,請通知立即更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