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愛上喝茶的小故事

愛上喝茶的小故事

小時候在臺南說的「喝茶」,就是到廚房拿起大茶壺灌白開水;高中時期,調到左營國家訓練中培訓時,是把牛奶當茶喝。真正喝到「茶」是民國68(1979)上了臺北讀書以後的事,六十年代末期臺灣茶藝像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溫州街的紫滕盧、臺中的東坡居、春水堂、耕讀園.. 名氣響亮的茶藝館很多。

每家茶藝館都佈置成高雅的中國文人風,園林、民藝、盆栽、雅石、古玩、字畫佈置其聞,悠游其間都覺得自己氣質很特別,出入茶藝館更是身價的象徵。有些茶藝館兼賣古壺、名家壺,價錢都是我這每個月領1900公費生不敢想像的!偶爾有茶包可以喝,在同學間就己經是頂極消費了。 

當時師大到臺大間溫州街的紫滕蘆名氣最大,窮學生每次走過紫滕蘆就駐足在牆外賞花,看著裡面的人優雅的喝茶喫點心,連想進去的念頭都沒有,總覺得那太遙遠了,第一次進紫滕蘆是畢業分發當老師以後的事!

幸運的是我臺北石友雅集,認識在「奇古堂」創辦人沈甫翰先生,沈先生大家敬稱為「老爹」, 國、臺語、英文、日文讀、寫、說、演樣樣精通,人高大氣宇非凡,穿著古典又兼時尚,那個時代還沒有「雅癖」的說法, 但只要和他喝一次茶,一輩子都忘不了他的風釆,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對「美」的掌握、傳達力特別敏銳,不論展覽空間的質感、居家的佈置、雅石的陳設、品茶的器具使用..等等無一不恰到好處。

我這輩子最感謝的就是「老爹」,他每次只要有活動就找我配合,細心的教指導細節,並毫不保留分享他的收藏品,教會我怎麼「買」及適當的收藏、悠雅的喝茶,毫不藏私;如果遠捉不到文物、竅門的重點,他乾脆讓我借回家慢慢研究,不但開啟了我的美學視野,更帶我走入人生另一個境界。

讓我一輩子最難忘的是,結婚後,帶著一歲多的大女兒去拜訪他的時候,一起喝茶的時候,他只準備三個茶杯,當下他馬上向孩子慎重道歉,並為她補上個杯子,並細心的接待她喝茶!一老一少和樂融融的畫面至今難忘!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玩石頭改變了我一生

玩石頭改變了我一生!

我常跟朋友說:「玩石頭改變了我一生!」,大三那開始接觸石頭,大四加入「台北石友雅集」,當年有能力玩石頭的都是有錢有閒的人,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都有傑出表現,召集人沈甫翰時年68歲,在室內設計、產品設計界(現在的文創) 是頂尖人物,更在來來飯店、福華飯店設有專櫃,現在某些臺灣知名陶藝家是專門為他生產茶具的

江飛宏是位電影導演;黃福音是水墨畫家兼傳道家;黃芳遠是南京東路的牙醫師;李松茂是大稻埕的油商;張明仁兄弟在藝術創作、收藏均十分獨到。

老班長黃春生時高齡72歲,在萬華當了30幾年的老里長,鄧安連是公務人員退休.. 等,每個人各有來頭。當年和老前輩在一起,最大好處是「前輩肯教我肯學」,前輩們主動邀我去找石頭、教我整理石頭、做台座、到家裏觀摩,幾十萬的古董石想玩「借你!帶回家去看!」;想看什麼書?一句「搬回去!看完了再來換! 」亦師亦友毫不保留的教!

更幸運的是這些老前輩涉獵的很廣,教育背景從日據時代跨越到中華民國,想法、觀點、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跟著他們常會學到課本沒教的東西!

如對日本人的觀點;當年最忌諱的228事件等等。我常抱著:「每一人都可學到功夫」的理念,由雅石到臺灣民藝、茶藝;其後的出書、收藏文物藝術品,路變得好寬,但一切都是從石頭開始!

民國78(1989 ) 為了出版《石之美-中國賞石藝術的起源與發展》,76-77年中國傳統美學的探討、考證中國賞石文化演進史的過程,建構了我對東、西美學的紮實底子;出版前遍訪臺灣各地名家,集古今名家賞石源流思潮後,更開拓了人文藝術的視野,對藝術文物全面性、系統性的暸解,可以不惑的游藝其中,這一切都是從石頭開始!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凡物必有價


凡物必有價


喜愛雅石、藝術、文物、喝茶等人文陶冶,從喜歡到擁有的過程,每個人機遇不同,因此故事特別精彩,只要同好間聊開,可以從淘寶過程談到市場走向精闢分析,但終究其內容常常夢想多於現實。

以玩石頭為例:在70年代,石友見面最常討論的是「到那裏可以找到石頭? 」、「我找到的這顆石頭好不好看? 」;到了80年代賞石資訊開放了,大家討論的是「我的石頭風格和特色」;90年代後「這顆名石值多少錢?」;100年後,討論的是「我這塊名石在大陸值幾百萬、上千萬!」,人們的注意焦點,漸漸從發自內心的喜歡,變成以市場價值為主,但有多少人結算後實際獲利?

 不論玩石頭、玩茶壺、玩民藝、玩瓷器、金銅佛..物在學習的歷程是一樣,差別在快與慢,至於精與不精端看個性和自我定位。

但現在欣賞收藏品,大家總習慣用最高的市場標準,去檢視別人,卻用玩賞的心境看待自己,高調得好像沒有拍賣等級的收藏,就該打入冷宮,不值得一看,忘了當年收藏動機,單純只是為了快樂,高調的結果嚇跑了一群有潛力的趣味者,造成市場後繼無人市場的低迷不振。

凡物必有價,進入藝術文物領域興趣最重要,能見人所不能見、識人所未識之處,我主張有多少能力玩多少東西,經濟不寬的時侯多看少買,把眼力養好,以時間換取空間,機運來了就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愛的東西;當經濟、眼力、機運夠了,就要看膽勢了
找到心動的美感收藏,人生一樂也!

   民國72年至90年兩岸剛開放,大陸經濟還沒起飛前,許多字畫、古玩、瓷器、木雕、雜項都是用「藝品」的型式進到台灣,但相對的大家還處在「資訊不足」、「真偽不分」的困境中。

這時侯膽勢、眼力成了關鍵,買對了現在上天堂,20幾年下來現在不知道漲了幾百倍;但蹤使買得不對味,您回頭到現在市場面上走走,當年那些老東西! 好看的東西也不見了!偶爾在店面碰上,也都是當年幾倍價格。

    一位深知文物市場的老友就講:「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價值;關鍵在你花的錢,與買回來的東西是不是相稱而己,至於未來市場潛力,就端看個人專業能力,但機運更重要!」同樣的元青花在頂尖藏家和普及藏家的價格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收」與「放」的原則就看智慧判斷了!

卜華志 在慾花園見真情


卜華志 在慾花園見真情


          一大早花園裏的鳥像少了指揮的交響樂團,此起彼落呼唱著,只好起床做功課,點完香後坐在書桌上看卜華志歷年的出版品,看完去年出版的「群我共舞」,字裏行間、作品的取材表現,都是卜華志苦中作樂的寫照,突發的身體病變,讓他從快樂的媒體人,必需捨去都市的高薪工作,與文婷在頭城用創作,養身體添補內心的虛空與不平,並探索昨是今非、今非昨是的心靈變動,無奈的接受無常的考驗,畫即心之聲,再美的文字修潤,「畫」自己還是會回原到初始的意念。


   幾十年的老交情,看著他人生起伏與轉折,我最佩服的是卜華志,他面對生命困境的樂觀及反思的勇氣,並把本能會迴避苦寂昇華成理想,看著他爬樓梯一次比一次辛苦,但喝幾杯茶休息一下,談起藝術創作興頭就來,那種熱情自信讓人打從心裏的敬服。

  
   他的創作從2000年「慾花園」開始到2013年「群我共舞」,幾乎每次展覽就有一個探索的主題,每個主題都出現令人驚艷的視野和作品,他總是走過了就不回頭,畫作就成了他紀年史,把不同年代的畫作匯集在一塊,用裝置藝術的手法再詮釋,常有妙到不可喻的美感意境。

       
        在「慾花園」創作系列,他用「盆花」表現都市的繁華及生命的無限可能,他的盆花是金花銀樹、開展華麗如孔雀般的鳳梨花、充滿生命力的黃金葛;蹤然是「靈」的探討也是以「群體」的方式呈現,熱情的紅散見每幅作品,當初單從畫去看,只覺得構圖太前衛,但用色、光影的處理非常棒。這兩年再回頭看才發現他的真性情反射,外表看似冰冷,骨子裏卻熱情如火;畫風簡樸,用筆卻細緻到一筆三色,色韻層層堆壘,常不自覺的把人吸住了!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掌握趨勢 樂在其中


掌握趨勢 樂在其中


 感謝石友遠從彰化、基隆的石友一起來參與,首先要跟大家抱歉,從民國84年以後,在雅石界很少聽到我的消息,這十幾年我幾乎都投入地方文史及大型文化活動的規畫及執行,但雅石界的變遷及現況我都一直在觀心,今天特別以「掌握趨勢 樂在其中」為題,深入淺出的介紹台灣雅石文化的形成背景與變遷。

 民國71年我還在台灣師大讀三年級(1982), 開始玩石頭時的情境,當時台灣樹石前輩是各有主張,主要因素是每個人的成長及教育背景的不同,因此對樹石藝術各有堅持,林岳宗先生用來自嶺南樹石觀中國傳統畫論來詮釋雅石的氣勢論。

鄧安連先生長日文閱讀以日本水石美學為擅;沈甫翰、黃福音先生則是從台灣文化層面,延伸到本土賞石創意思維;許政雄老師的禪石風是佛教思維的映照;我深受現代藝術潮流的影響,主張現代美感的雅石也應受到重現,《石之美》就是研究當年各名家思想源流後的集大成之作,所以出版了近23年之久,至今讀起來仍意遠常新;《台灣石頭的故鄉》是本土思想的論述,呈現的是台灣雅石文化特質。

台灣雅石的發展是承自中國文化的底韻,融入日本水石文化的幽雅、韓國的趣味姓,再匯入現代西洋美學的理念與詮釋方式,集古典與現代於一身,有著濃郁的「台灣味」,更令人欣慰的石友能將哲學轉化成為生活美學,做為文化生活的修鍊,以提昇個人乃至家庭、社會的品味,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文化深耕經驗。

但是我對台灣雅石界的現況也有幾項建言:
1.玩賞雅石是個人美學的涵養的展現,要保持學習的熱情,眼界成就才會高。
2.每個人玩石頭追求的境界各有不同,「玩」石頭高興就好;「收藏」雅石就要 講究形、質、色、意境等數美兼備,「投資」雅石則要考量未來市場升值空間
3.參加雅石展覽需要更多的創意,把收藏的展示當做個人形象來經營,不要老 是用一種模式辦展覽會,一再重覆會失玩雅石的原創性和趣味。
4.對剛進雅石界的石友要多陪伴、鼓勵,千萬不要用「老仙角」的角度過度批判新趣味者,讓剛入門的人失去學習成長的樂趣。
5.每個藝術產業都需要有各種人才的投入,各司其職的付出與投入經營,千萬不要「賣家兼藝評家」,更不要有「踩著別人墊高自己」等惡習的發生,才能吸引有更多有興趣的人加入賞石行列。今天誠懇的和大家分享:「台灣的優點要保留加強變成特色,缺點則要勇於面對改善,只有沈澱再出發台灣雅石才能再發光發熱」,才能使兩岸賞石藝術走得更寬更遠。

臺灣茶香-包種茶


臺灣茶香-包種茶


茶樹主要分布於北半球北緯30度以南,以北緯25度附近居多,臺灣正好位於這個地理環境,由於氣侯溫暖、潮溼且雨量均勻,故自古即產有野生茶樹,氣候合宜,土壤肥沃,更適合茶樹生育。臺北盆地北以大屯山火山群為界,東部和南部被雪山山脈的餘脈形成的丘陵所環繞,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觀音山、林口臺地等圍繞,盆地內有由基隆河、新店溪及大漢溪三支流匯集淡水河,盆地內的氣候、土質等條件,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淡水河系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匯流而成,淡水是晚清茶業的主要出口港,緊臨淡水河流域的山坡地自晚清至光復初期,茶園散佈各山頭,位於大漢溪流域的三峽、土城、樹林、板橋等地,都是臺北盆地最重要的產茶區。 臺北經濟茶種及製茶技術都來自大陸閩南地區,據《臺灣通史》中記載:『始於武夷茶,植於桀魚坑(今臺北縣平溪、深坑地區)發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隨互相傳,蓋臺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

十八世紀國際貿易興盛,外商對臺灣北部盛產的煤、樟腦和茶葉均有高度的興趣。英國的德記洋行的杜德來到臺灣(1865年)調查茶葉的產銷狀況時。由於臺灣茶葉發展潛力大,臺北盆地更是種茶最佳產地,於是引進福建的安溪及武夷茶系的烏龍茶、青心烏龍、鐵觀音等茶樹,鼓勵農民種茶,因此在文山、七星、基隆和海山等茶區生產大量茶葉。

早期臺灣製茶技術只能做毛茶,毛茶必須運往福州或廈門加工,再由廈門轉口外銷。西元1869年杜德的寶順洋行以兩艘風帆船,載運兩千一百多擔烏龍茶,以「臺灣茶」(福爾摩沙茶)之名,賣到美國紐約大受歡迎,打開了臺茶的國際知名度,奠定了臺灣茶的好口碑。茶價高的時候,每擔可以賣到五十元以上,於是大家把最適於種茶的丘陵地都闢成茶園,當時從大稻埕放眼看去,目光所及的山坡地盡是茶園。臺灣茶在臺北盆地的繁榮可見一斑。

光緒十一年(1885年)臺灣建省。林維源任墾務兼團防大臣,幫辦全臺撫墾局。隔年,劉銘傳開辦撫墾,奏請林家負責幫辦「全臺撫墾局」,為籌備撫墾所需經費,令茶商繳交茶稅。林維源以文山和海山堡土地首先響應植茶計畫,林本源家族主要茶區以大漢溪流域為主,當年板橋是擺接商業中心,來自三峽、土城、樹林等地的茶葉都先集中在板橋做精製加工,再透過今大漢溪支流湳仔溪的水運,由淡水河運大稻埕經淡水輸出。

劉銘傳為方便外國茶商在臺北交易,指定大稻埕為外國人的僑居地,由林維源設立建昌公司與李春生合建洋樓,林家遂成為臺灣最大的茶商。至1889年大稻埕的製茶廠已多達六十家,更帶動大稻埕的急速發展。

包種茶的製作技術,在光緒八年(1881年)泉州同安茶商吳福老來臺,在臺北設源隆號是臺灣製造包種茶之始。光緒十一年(1885),福建省安溪縣人王水錦、魏靜兩人相繼來臺,在臺北七星區南港大坑栽種培植包種茶,同時改良傳統包種茶的製程,成為臺灣道地的「包種茶」。

臺灣「包種茶」屬半發酵茶,沏泡後品味雅香,水色蜜綠,醇郁甘潤,具有香、濃、醇、韻、美等五大特色,遠勝於包種茶原產地安溪。包種茶製程提昇茶農製茶技術後,各地均可依照自已地理環境、氣候、土質、採茶季節特色,配合茶葉採收、脫水時間處理等流程的調節,製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品,也象徵著大陸茶的製法在臺灣的結束。

臺灣茶農勇於創新的精神,是維繫茶產業優勢的主因,清代改進武夷茶系的烏龍茶的製程研發出「包花茶」,繼而發展出道地的「包種茶」、「紅茶」、「綠茶」等茶葉名品,臺灣茶農家家能製好茶,並勇於嚐試創新產品,才是造就臺灣名茶各領風味的盛況的主因。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用美營造生活

用美營造生活
2013.4.14

大家常認為自己不懂藝術,只有懂得很多藝術專業知識的人,才有資格談藝術審美,硬是把藝術之美推出生活之外,讓美的探索變成少數人所擁有,偏偏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美,每天都需要面對美的抉擇,從出門前的門面打扮,到用餐食物的色、香、味的選擇,都要點心品賞,才能讓自己感到快樂。

 50-60年代生活困難,養家都來不及,人們自然捨不得把錢用在吃不飽的事務上。隨著社會經濟的改變,現在人們把追求生活質感視為自己的特色,除了自得其樂外,更讓全家人浸濡美的生活情境中,美就快樂的生活的最佳詮釋。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審美的尺度用來看這個世界,只是這個尺度過去因為受其他的限制,隱藏在內心深處沒有被挖掘出來,找回沈澱己久的美感,放大審美的尺度,用「美」來營造生活。

藝術沒那麼難!以喝茶為例:喜歡喝茶的人,喝什麼茶用什麼茶具,造形、質感、色調、比例大小以及泡茶的手勢.. 處處講究;不喜歡喝茶的人,喝杯茶都嫌「苦」,藝術欣賞是要出自於內心喜愛,只要喜歡就會像海綿一樣到處吸取經驗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