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石之美者-話翡翠

石之美者-話翡翠


臺灣是翡翠重要加工、消費市場,但80年代深受到香港B貨沖擊後,現在大家談翡翠都變保守了,好像只有專家、鑑定師說的才是對的,筆者一直主張學習文物、寶石欣賞,要保持「先識真 再辨假」的態度,建立系統性知識後,再多參觀拍場名作、名店典藏實物,不但能享受行家等級的接待,更能在知識與實務驗證中悠然自得其樂。

石頭在原生環境中受到自然力量的破壞如地震、風雨、山崩等,被沖刷到河床、海邊,或是人為的開採被帶離孕生它們的大地,與人類接觸進入人類生活被蒐藏、使用,在人類社會再開啟了一個嶄新的生命。

客觀寶石與主觀寶石之別
西方運用科學知識透析寶石色彩與力量,把石頭「寶石化」增加其經濟價值。寶石分成無機寶石與有機寶石,無機寶石來自於天然礦物岩石,有機寶石則來自於動植物,如珍珠、珊瑚、琥珀等種類,這類經科學分類有共同鑑定標準的稱之為「客觀寶石

東方以「石之美者謂之玉」的文化做為取向,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仁、義、智、勇、潔五德者」,但在尊玉的文化裏對玉的質地卻沒有嚴格的界定,「石之美者謂之玉」只約定成俗的規範,並沒有標準可循只要的色美質佳的石頭都可以稱之為「玉」這種以民族文化所約定成俗寶石就叫「主觀寶石。但主觀寶石」寶石科學化後,也會變成「客觀寶石」,翡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翡翠的發現
翡翠產於緬甸清代時這裡還屬於中國的版圖現在這裡屬於緬甸密支那地區。傳說翡翠是由雲南馬幫的馬伕所發現,據說在一次交易的回程上,有位馬伕為平衡馬馱兩邊的重量,在返回雲南騰沖途中,在今緬甸勐拱地區,隨手拾起路邊的一塊石頭放在馬馱上,回來雲南後發現途中撿得的石頭是翠綠色,經初步打磨,果然碧綠可人,其後,馬伕又回到石頭產地,撿回石頭到騰沖加工,此事一經傳播,吸引了更多的人去找來加工出售,這種石頭就是後來的翡翠。


《緬甸史》則記載,公元1215年,勐拱人珊尤帕受封為土司。傳說他渡勐拱河時,在沙灘上發現了一塊形狀像鼓一樣的玉石,認為是個好兆頭,於是決定在附近修築城池,並起名為勐拱,意指鼓城。這塊玉石就作為珍寶為歷代土司保存,這裡就成了後來翡翠的開采之地。

水石 半水石 山石
翡翠剛發現時,就像大部份新發現的雅石場一樣,在某個特定的地質環境,地上、河灘上就有那一類石頭,當地人習以為常拿來當洗衣板、堆牆角、做堤岸,外地人則當做寶,古時候用人扛、用馬拉的搬;河灘找不到了,就到河裏撈,據說清代採集烏尤河河底的翡翠石料,現在稱「水石」稱老坑玉時,人們會在腰際繫上繩子,另一頭繫在船上,再跳進河裡摸石頭,摸到就憋著氣抱上來,一天下來可以採到不少石料,但水石料幾百年來的淘採,也採盡了。
翡翠價格好,可以改善生活,民國以後當地人就拿鋤頭在家裏田挖璞玉,後來索性連房子都拆掉找石頭;現代翡翠礦區河水已被抽乾,在河床上使用大型機械採掘「半水石」;半水石淘光了,1875年又發現翡翠原礦,就直接開礦方式取「山石」。

道理和臺灣豐田玉、瑞芳臘石、土城龍泉溪梨皮石、七星潭金瓜石;大陸的彩陶石、戈壁石、黃龍石等石種,發現開採背景是一樣的。


翡翠的質地與呈色
翡翠主要翡翠主要由三類礦物組成:輝石、長石和閃石,還有鉻鐵礦及褐鐵礦等副礦物所構成翡翠的顏色非常豐富,每一種顏色因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呈現出千差萬別的觀感:赤、橙、黃、綠、青、藍、紫各領風騷。翡翠成色過程是伴隨著熱液活動進行,各種的致色元素必需長時間處在150-300℃,溫度的在212℃左右,才能均勻不間斷地進入晶格生成均勻的色澤,生成翡翠後,還不能遇上激烈的地質運動,否則會產生方向不同的裂紋,這就是翡翠稀少的原因

原生礦與次生礦之別
翡翠分為原生礦與次生礦,原生翡翠礦產於前寒武紀地層中,呈由北向東延伸的蛇紋石化橄欖岩體內。從地質學觀點看,翡翠形成的地質時代都是第四紀時期原生礦在自然某些自然因素變動中剝離後,經河流搬運至河床沉積,就成了次生礦

次生礦石露天裸露後,又經低壓高熱的特殊地質環境影響,又融合更多礦物含量,提高了礦料質地密度和鉻的含量,經過水流的搬運,沉積成次生礦床,一些質量差的,如有裂隙的,粗粒的,結構鬆散的,不純的翡翠就會得到自然的分選,淘汰,最後保留於河床中的,主要是些質地較緊密,結構較細粒的翡翠。

新坑料也有質地較為細密的,看似水頭不錯的品種,但普遍密度都達不到3.2界限,質地粗鬆底色多以乳白、灰白、淺綠為主,看起來好像是粗鹽粒壓在了一起,常散佈著綠色、暗綠色、墨綠色,石紋常呈現雲朵狀、浸染狀、脈狀、團塊狀,分散淩亂好似飄花,最有代表性是1983年的“83坑”的翡翠礦脈。 

傳統綠色翠玉的命名
翡翠的綠色最為艷麗與名貴,翡翠的綠色受藍色、黃色、褐色和灰黑四種色調的影響,就產生出各種綠色,傳統分類一直沿用長期的約定俗成,以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和動物所具有的綠色與翡翠綠色者來命名如:

寶石綠、祖母綠、玻璃綠、艷綠、蔥心綠、金絲綠、黃楊綠、蔥心綠、陽俏綠、鸚哥綠、金絲綠、豆青綠、瓜皮綠、菠菜綠、油青、點子綠、疙瘩綠、絲片綠、靠皮綠、底障綠等幾十種,光要弄懂綠色的分類及其名稱,就是一門功夫。

摩太翡翠 綠色分級
鑑定翡翠大家都知道要掌握:正、陽、濃、勻四字訣,但對於入行不深的人而言,是很難掌握其鑑別關鍵技巧,運用寶石科學鑑定分類重要的工具。

摩太翡翠等級以寶石學理論為基礎,把地質學、物理學、色彩學、美學及心理學等學科綜合應用判斷翡翠的顏色、結構(種)、透明度、底、設計及做工,為翡翠分級,明白易懂值得參考,他將翡翠的綠分成五級:

一級:極均勻純真綠色包括祖母綠(深正綠色)、翠綠、蘋果綠、黃秧綠。翡翠的顏色非常純正均勻,色與融為一體,不濃不淡,綠色很艷、潤、亮、麗者。

二級:較均勻正綠色包括祖母綠、翠綠、蘋果綠、黃秧綠。整體綠色深淺適中且均勻,但在整體綠色中,見少量較濃的綠色條帶、斑塊、斑點等。綠色艷、潤、亮、麗者,較稀少。

三級:不均勻正綠色包括祖母綠、翠綠、蘋果綠、黃秧綠。綠色不均勻,其內綠色濃淡分佈,整體綠色濃淡適中,綠色艷、潤、亮者。白色或其它顏色的翡翠上,分佈有散點狀、條帶狀、斑塊或斑點狀正綠色的,正綠色光譜波長在530510納米之間。通過訓練,眼睛可準確判斷此光譜波長之間的翠綠色彩。

四級:微偏藍綠色(光譜波長在510490納米之間),及淺淡正綠色、濃深正綠色、鮮豔紅色、紫羅蘭色、艷黃色。

五級:藍綠色(光譜波長在490-470納米之間)及淡紅色、淡黃綠色、淡紫羅蘭色、淡黃色、純透白色、見綠油青、純透黑色翡翠等。色調均勻、不濃不淡、潤、亮者。若色調分佈不均勻、濃淡明顯者,可根據其它等級評價條件降級別。若藍綠色淺淡或較濃時,應降等級。

六級:藍、灰藍色(光譜波長在470以下納米)及暗藍色油青等。色調均勻純淨、潤者。部分屬綠輝石玉,不屬翡翠範疇。


色調分析

1.黃秧綠:綠偏黃較重的一種綠。
2.蘋果綠:綠色偏黃的綠。
3.  綠:微偏黃的綠。
4.祖母綠:綠色不藍不黃,甚至會呈很微小的偏藍色調的深綠色。
5.微藍綠:綠色微偏藍。
6.  翠:微透明至不透明的黑色。
7.  綠:綠與藍融合的藍綠色。
8.  藍:發藍髮灰。
9.  青:分二種,一是暗藍色,二是暗藍綠色。

翡翠顏色色值表 ,翡翠帶這張圖表去吧,不偏黃不偏藍才是好翡翠。

翡翠分級 國家標準
201031日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翡翠分級」國家標準,根據翡翠的顏色將翡翠分為無色綠色紫色-黃色幾個類別再從顏色、透明度、質地、淨度四個方面對翡翠的品質進行級別劃分

以綠色翡翠為例
根據綠色中所含黃、藍色調的濃度,將綠色翡翠的顏色色調分為綠、綠(微黃)、綠(微藍)三個類別。根據綠色翡翠的「彩度級別由高到低以次為極濃、濃、較濃、較淡、淡分為五個級別

綠色翡翠的「明度」分為明亮、較明亮、較暗、暗綠色翡翠的「透明度」分級根據綠色翡翠對可見光的透過能力,劃分為透明(單位透過率t≥75%)、亞透明65≤t75)、半透明55≤t65)、微透明~不透明t55

質地分級根據綠色翡翠質地的粗細程度、肉眼可見程度,分為極細、細、較細、較粗、粗。「淨度分級根據翡翠內、外部特徵對其美觀和耐久程度的影響,為極純淨、純淨、較純淨、尚純淨、不純淨爭五個級別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