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台灣石壺之美系列 林岳宗

意在山水游壺間

-記台灣石頭壺創意人林岳宗-

他沒有雕過石壺,卻在他的創意鼓動下,誕生了臺灣第一把石壺。
                                       
祟尚自然文化
己故樹石名家林岳宗,福建省東山縣(古稱銅山)五都人,家學淵源從小即與山石林木為伴,浸濡於書法、茶藝、盆栽、雅石諸生活藝術學養精湛,文思敏銳所思所察皆能洞悉其奧,口才演繹更是深入淺出,博引時人思潮,因此有生之年即被推為生活大師,但其生活卻十分率性、自負,常開時人未啟之風氣,如民國三十六年來台後,即大力推展樹石藝術,親自深入山林掘樹採石詮釋樹石之美,遇有佳樹美石更不計成本納為己有,只為了表達他心中「自然美」的境界;於是家裏到處堆置了石頭,用塑膠布包裹著,頂樓則有數十顆盆栽,蒼勁挺拔氣勢傲人,無不在在展現他一生所抱持的「中國的文化在自然」的理念。

才情留駐書法 茶 石頭 盆景間
論起林岳宗的狂草堪稱台灣一絕,他寫字重「氣」勢的表現,一旦提筆寫書法其「神」、「氣」與身體的「勢」即具融成一體,渾然忘我寫至力歇方休,然後率性分贈友人,己故雕塑大師楊英風極推祟其書法,尤愛「正氣」二字,他形容「真有排山倒海之勁勢,優美凌空、氣象超絕,可謂神品」。

林老是台灣雅石界的開創者,自甲午戰爭後,台灣割日五十一年,在日本有計劃的實施「內地化」政策後,台灣人普遍不熟悉漢文,在思想、生活還是日本化;島內又有二二八事陰影的時代,他肩負起了復興傳統「中國傳統樹石藝術」的責任,全島奔走演說帶動風氣,又深入鑽研「樹石」歷史、美學、鑑賞以匡時人觀念,使台灣樹石得以兼融「中國思想」、「日本技術」的優點,發展出台灣樹石藝術的特色,是林岳宗最大的貢獻。


林岳宗 雅石收藏 油羅溪石 銘長白山

林老玩石尤重山水景石,世人賞石多拘於「形似」,他則重「神韻」以石能傳山水深遠、平遠、高遠之意境者為「神品」,尤重陽剛「氣勢」之表達,時人論其所倡之「氣勢」皆著墨於「形勢」的詮釋,但林老所詮的「氣勢」是出自易經的「陰」「陽」對應變動的思想,再符應自己性情、思想的體養,再以「樹石」為素材發現於外歷程,「樹石」對別人可能是興趣、嗜好,但對林岳宗而言卻是「藝術」其境界是不同的,因此他以一生的真情投注於賞石藝術,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

論茶,也要記上他一筆,在六十年代台灣茶藝蓄勢待發的年代,他即開始講茶、論壺、談茶事,當大家還在用宜興壺泡茶時,他早己經在大碗喝普洱茶,茶室的設計則是樸雅自然,有道家恬適自得其樂之風。

催生台灣石頭壺
林老的個性好創意,做別人沒做過的,試別人所末識的,他開始有動念要做石頭壺是始於民國七十一年,在林老的生命哲學裏一向以「石的傳人」自許,他強調要能從一塊頑石的結構、形態、質感、量感的心眼,去感受天地造化的精妙偉大,如果能以自然石頭製壺,不僅欣賞石頭的自然之美,又可以兼得品茶之趣,其人生的兩大樂趣都能在生活中與之對話。

在嚐試製作石壺的過程中,工具是一個很大的限制,石壺的製作隨著鑽石刀具的開發,以及器械的應用,目前己較從前便利了許多,在民國七十年代,石雕工具還很簡陋,挑一塊石頭只是要簡單挖一個壺身、壺嘴都是件困難的事,至於壺蓋只有選取才質類似的石類搭配成石壺,整個造形只有倒茶的時候,才知道是石頭壺,自然得不能再自然,沒有壺把怕燙林老還嚐試用橡膠墊、茶巾捉著石頭壺倒茶水,第一次看林老用石頭壺泡茶,直覺上就是:「石頭壺看起來很美,用起來很麻煩」老先生奉茶的時候就變成:「很好喝!」只因為物以稀為貴。
至於最原始的自然壺是誰刻的,從雕刻技法、用料,大家推測應該出自廖天照的巧手。

論壺首重形勢氣韻
在台灣論石頭、論盆景、論茶藝、論石壺,能由理論侃侃而談到實務鑑賞者林岳宗是第一人,其國學涵養深厚,思考又孕含哲理,論物又切中要點直叫人折服於心。林岳宗論石頭壺首重「氣勢」要求石頭的自然「形」的勢順、形正,壺嘴處要自然「突出」,石質要結,皮膚要完整,基本上己具備了雅石條件,在可賞、可玩的要件下,再賦予茶壺的實用機能,林岳宗理想中的石壺確獨特,只是人的才華一多就很難專注於一門技藝,林岳宗就是很典型的人物,至今後生晚輩人才輩出,誰又知道台灣石頭壺的創發,是緣於這位才華揚溢的長者。

一生境遇 如石堅毅
林岳宗青年奔走戰火之中,壯年熱衷於樹石藝術、晚年醉心於茶藝,一生游於藝術,他嚐自潮自己像石頭「又臭又硬」,但這是時代的悲情,也是生不逢時的寫照,以他的才華生在現代,任何一個領域都會有他展現的舞台,而在他生命的年代裏,他的才情只能做一位開時代先風的智者。

聲明/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雅石藝術的玩興

雅石藝術的玩興

石出大自然,人好之而藏於書齋雅石,忝為文人風雅,世道多變在台灣60年代,石友習慣把收藏的石頭稱為「奇石」,到了70年,因為出現太多人工奇;於是石友乃倡導以自然石為主的「雅石」;其後中部則倡導「禪石」主張的主張。以石呈宇宙之道,一向是賞石收藏者所追求的目標。

賞石與藝術同道
現在「雅石」己成為臺灣賞石藝術的代名詞。但玩賞雅石要保存與時俱進的思維,更不要定尊於單一主題,禪石以能啟迪禪宗思想者為尚,把玩石頭帶有宗教領域;雅石能掌握石頭的自然與美,呈現雅緻的氣品,也是美,「美」能帶來審美的樂趣,生活的愉悅與自足,讓人生更豐美,就達到了玩石頭的目標,因此我主張:「玩石頭應回歸藝術,重視賞石美學的探討,並且把石頭定位為詮釋藝術的素材之一」,強調賞石要重視藝術的形式和內涵。

隨著台灣賞石文化的成熟,臺灣雅石近幾年則以「賞石」,來描繪兼融並蓄玩石頭藝術,顯示台灣的賞石己渡過熱衷「搜集」的階段,邁向「鑑賞」的層次,不論是「山水景觀石」、「禪石」、「奇石」、「現代雕塑石」..等多元賞石文化,都擁有傑出的論述者和收藏家,是台灣雅石界最大的成就。


人石合一的境界
石頭是自然的產物,詮釋石頭卻有賴於人文的闡述,所謂「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搜集在玩賞石頭上,則是屬基本辨別「器」的功夫,因此有山水景石、象形石、圖案石..之分。

石之美的詮釋、領略則屬於「道」的修持,有賴於人文知識的擴充,唯有在美學、哲學、宗教、文化理論上多加充實,才能真確的體真正的石頭自然之美,游藝於石、鐘情於石而不滯塞,進而以石境看大千世界,不為俗見所拘,自然不會堅持己見,充為天下至理,失去自己服膺於權威,達到興於石而又不為石所拘悠遊自處的境界!

「擁有」是收藏樂趣的開始,但在擁有之後,如何「陳設」提供石頭一個舞台,又能增加生活情趣是馬上會面臨的新問題;克服這層瓶頸再往上推:怎樣透過石頭表達自我的品味,又是屬於藝術意境的問題;再往上,如何透過石頭品賞感受、反思,追求「石道」領悟,來昇華精神的情愫,追求「人石合一」的境界,把玩石頭當做一種文化修持則屬於哲學層次的問題,這就是玩石頭能興味不減的地方,永遠讓人有著不同層次的目標可以追求。

玩石頭要有風格
「玩」石頭是柴、米、油、鹽、醬、腊、茶之外的生活餘事,是很個人化的興趣,不要用太嚴肅尺審度玩興,能善用石頭充實休閒、涵養自己,讓自己生活快樂最重要,不一定非要一昧的追求流行、比賽的勝選等形式的肯定不可,陷入在別人定下的規矩中失去自我,這樣玩石頭心理負擔就太大了。

把玩石頭當做一種文化、藝術修持,以歡喜襌的精神讓「歡喜就好」隨興一點最值得讚許,賞石藝術被視對人生價值的原因,是它教會人們如何謙遜、包容和寬容大量和用「美」看待我們的生活。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藝術投資森林

藝術投資森林


過去人們總是收藏定位成年人的玩具,是文化休閒生活的一環,借由收藏歷程,對收藏品的搜集、考據、鑑別、分類、展示的系統探討,當做人文精神的修鍊,讓生活充滿愉悅的心境,進而養心養身,讓社交更生活多了個話題焦點,更快樂的生活,對沒有接觸收藏的人而言,個人雅趣的確是一件難以言喻的事

收藏只是好玩
1980年代,經濟起飛後的新舊交替年代,有了錢大家忙著拆老房子蓋透天厝,在鄉下竹欉、老豬戶裏,常會發現許多清代老民藝、日據時代的器皿,在河邊會碰上老神像..,什麼老東西都有,老一輩的人不喜歡來歷不明的老東西,年輕人不在乎,收藏純粹為了好玩。

臺灣收藏風是在「茶藝館」盛行之後,大家把拿老東西陳設,讓現代空間充滿古典風情,風氣盛行後,更發展成「中國風」的室內設計,從此之後各類收藏風氣一路風起雲湧,大家對收藏寶貝的很那捨得賣。

你丟我撿叫撿寶
老天爺是公平的玩古董、文物、藝術品,沒有誰一開始就是專家、收藏家,剛開始大家都面對資訊不足的困境,收藏的「藏識膽識」就關鍵,許多東西都是因為缺之相關「藏識」,而被閒置,或被視為無用之物丟棄,那時侯,我們你丟我撿叫「撿得寶」,收藏的樂趣在證明自已的「藏識」夠,進而肯定自已「品味」到家樂趣,賣好價錢的成就感在證明自已本事夠、識貨。

設定立題尋寶去
家是收藏品的展示中心,人是收藏品味的行動展場。收藏東西多了,收藏空間就成了個問題,用收藏佈置居家空間,同時展示收藏品就成了重點,大的傢俱、瓷器、字畫、木雕、民藝等就居家佈置重點;小件的玉石雕件、寶石.. 等就來個「古物今用」成為服裝配飾隨身帶在身上。家放滿了,隨身把玩的也夠了,就進入「主題」收藏,專攻單項精品,收藏講究學藝要精見識要廣,在經濟許可下,眼界內的好東面有計劃的收藏進來,再深入研究收藏背後的歷史背景、藝術特色,至此漸漸成為一方之家。

用破鋼爛鐵價格淘寶
2009,在新店一位長輩的引見下,認識了一位收藏奇人,他擁有令人羨慕的家庭背景、教育,同時擁有獨到的眼光,在1960年代,就開始利用收購「舊破鋼爛鐵」的方式搜購古文物,舉凡石頭(寶石) 、金銀器、古銅、字畫、古書、.. 等什麼都買,並且在新竹、臺中、臺南、高雄等地,設分收支由徒弟當家負責買賣,二十幾年下來,累積一個另人驚嘆的家業,至今手上珍品尚令人咋舌,他說:「那個時候,大家生活困難,大家都會老東西、石頭換現金支撐家用,尤其是來臺軍官、文官寶貝最多」;大陸開放前,他在大陸用樣的方法,淘了更多寶。

藏膽夠大 收藏成家
大陸收藏家馬未都說文革結束之前,我們國家根本沒有文物市場,那些東西不值錢,而且還會給擁有它的人帶來殺身之禍。1966年的時候,很多人都要把家裡的古物給扔掉。有的瓷器,人們把它放在被子裡砸碎,因為怕出響聲,然後扔的時候還不敢扔到一個地方,要分很多垃圾堆把它扔掉。


馬未都在觀复博物館
身後是他拍得的曾為亁隆母親祝壽的壽禮紫檀塔

文革中和文革後,北京有很多信託商店,人們如果缺錢花,可以把家裡的老家具放到信託商店賣。那時店裡老家具很多,進去以後,滿滿噹噹,幾乎插不進腳。當時,那些東西都很便宜,一張桌子,不管好壞,8塊錢一張,人們也不知道東西的好壞,紫檀的還是黃花梨的

1970-80年代起家,當時文物市場是買方市場,東西沒多少人買,賣的人要追著買的人跑而且那時候有很多“查抄退賠”的東西,就是文革中被沒收東西要退回給原來擁有它的人家,有的人壓根沒往家里拉,直接幾百塊錢給處理掉了。

對的時間 做對的事
一位在兩岸開放前就進入大陸的業者表示:當年大陸經濟還沒起飛,餵飽肚子最重要,古文物懂門道的人,有時侯花工錢,從破舊的古廟、老房子搬回家就好了,但他也表示:「物聚物散,自有天命」,「該你的就會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強求不得!」,他說:中部某收藏家,比我更早進大陸,他的資金夠買東西十分豪氣,精品也多,但921大地震與一場火災,一夕間文物就沒了。


人生充滿著各種不同機遇,有人玩民藝、茶壺喝老茶;有人玩雅石盆栽;有人玩字畫古董,有人愛老字書、當代藝術,我兒子喜歡組模型、玩貝斯,什麼收藏都好,只要是能怡情養性,都是美好的!

樂在學問之外
20064月佳士得春拍預展時,那年正迷瓷器和朋友相約看展,為了上手看「清乾隆胭脂紅地軋道粉彩番蓮紋水丞」,一個星期以前,就在家裏比照拍場設備,演練拿瓷器的手勢,準備上拍場練膽勢。

當天展場人很多,多數都站在櫃前看「清乾隆胭脂紅地軋道粉彩番蓮紋水丞」,其中有位年青的藏家,要求上手看乾隆水丞,但服務人員把古董放在展台上時,這位藏家雙手發抖到難以自己控制,看得在旁我也跟著很緊張。又過一會;另一位藏友則要求看元青花大盤,也是緊張到差點失手,連著碰上兩檔事,就打消準備上手的念頭,但總覺得有件事沒做。

2006 清乾隆胭脂紅地軋道粉彩番蓮紋水丞 成交價:4,282,400

眼界與膽勢
於是隔天,再去了趟富邦,這次應老婆要求,帶讀小學五年兒子一道去看。第二次參觀,終於如願在同好羨慕眼光下,上手品賞了多件瓷器,但轉身過去才發現,我兒子正在珠寶、寶石錶區,接待人員正拿著機械錶向他介紹,旁邊站一對老夫妻一起聽著。

一會兒,我問他:「是你在看錶,還是那對老夫妻?」;他說:「是我啊! 而且看了六隻錶;他們還說我暸解的很多!」;回家前,他特別去向服務人員道謝,我則買下當季機械錶圖錄,讓他做紀念!



2006年,百達翡麗18K黃金機械雕花錶盤腕錶,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港幣5,496,000元成交,是佳士得在亞洲歷年拍賣成交金額最高的腕錶。


收藏的陶冶

家裹兩個小孩,從小就看著父母親對收藏的熱愛,家裡堆滿了戰利品,石頭、民藝、奇木、字畫林林總總,大大小小都有,我們最怕他們學爬、學走路、玩遊戲、玩具把東西撞壞、受傷了,因此從小教他們分辨東西的屬性、歸屬,怎麼拿茶杯、泡茶、及看東西的禮節,如何欣賞,因此一路走來,家裹的收藏一直安然無事,從小他們也會存零用金填購自己的收藏,或做家事打工賺錢,買高單價的收藏品,因為多了收藏興趣,他們總比同齡的孩子多了份人文氣息。

別迷失在森林裡
自從「藝術投資」盛行後,收藏變成有錢人的遊戲、展示藝術樹立財富的工具,現在的人們談到收藏總是聯想到“天價”、“升值”等詞。市場上為了滿足市場,創造了許多藝術品:精美的跑車、名牌手錶、LV名牌包、古董、普洱茶、紅珊瑚。

現在連50-70年代生活用具,都成的炒家對象,整個過程是爆炸式的出現,尤其在北京奧運之後,一波接一波的鼓動市場,古董字畫外,金銅佛、翡翠、紅珊瑚、碧璽、天珠等品項一直輪漲中。這當中知名國際拍賣公司,推出名公司、名收藏家、名設計師的產品、藏品,這些為收藏金字頂尖準備的商品,價格高昂是可以預期的。

但一般商家隨波高疊,利用網路、電視、展場不斷的置入式行銷的結果,喊價愈來愈誇張,金銅佛一開口就以億做單位!數億的翡翠、千萬的天珠..等 比比皆是!讓人們把收藏視為奢華的興趣。事實呢?有這麼好的價錢,賣家早就賣了!在電視上吹棒!吹棒,就當聽故事高興就好!

真有人買的,這人有可能是迷失在藝術投資森林裡的獵人,少了收藏過程的美感及人文陶冶的厚度,當聽故事就買,獵人有可能變成森林裡最後一隻老鼠。

心寬厚 氣磅礡
當我們把收藏回歸到人文休閒,有多少錢玩多大的車,因此我主張,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依自己的喜好收藏些東西,讓生活更有趣,家人有共同的話題,社交時,少閒八卦造口業,多分享收藏間的趣事,多雅!

聲明/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把喝茶變成一門藝術

把喝茶變成一門藝術

-臺灣茶藝發展與轉型-


臺灣茶清代從福建傳入,一開始就定位為以外銷為主的經濟,因此在清代、日據時代茶都是臺灣的主要外銷農產品,為臺灣賺了很多錢,但卻沒有和庶民的生活有太多連結,一直到50年代還都是有錢人才喝得起,或在喜慶的特別日子才能喝得到,一直到70年代,在臺灣茶界的努力下,才為「臺灣茶藝」打響名號,本文是為曾經為臺灣茶藝努力過的茶人而寫,過去如雲煙,但我們記得你的好!

茶產業的發展
台灣地理環境使然商船貿易與西洋文化的到來殖民時期不同國家的統治與族群交流下使得台灣的海洋文化呈現著特殊的樣貌在四百年前,即開始有大量閩、客移民進入開拓新家園,在文化上才以中華文化的為宗,但一紙馬關條約又將中國與臺灣分隔五十一年,又在二次世戰後,重回中國懷抱;卻國共內爭中隔絕了三十幾年,就在歷史在動盪過程中,臺灣發展了自己的獨特的海洋文化特色。

臺灣緯度、氣候、地形、自然景觀與福建地理環境極為接近,都屬烏龍茶文化的範圍內,臺灣茶樹品種就是從福建移植過來的,清代早期制茶技術和方法也與福建一脈相承。清代以烏龍茶為主,日治於1897年起成功推展包種茶,以南港包王水錦、魏靜時對包種茶研發厥功至偉,至1920年包種茶居臺灣茶輸移出首位。

隨著產業結構轉變,1974年起茶產業由外銷逐漸轉變為內銷為主。長久以來,外銷茶的產地集中在北部地區,以台北、新竹為產區,產品以包種茶為主,還包括鐵觀音、東方美人等。內銷茶的產地則在中南部發展,以南投、嘉義的山地為產區,茶葉種類以烏龍為主。

1990年代起,隨著台灣本地市場成長,台灣的茶產區逐漸由北往南發展,茶樹種植的地帶也越往較高海拔區域發展,尤其是使得烏龍茶成為中台灣較高山區的主產品。在較高海拔的地區種茶,產量雖然減少,但是品質提升,價格上揚,台灣的製茶業者成功發展出迎合台灣本地市場偏好的「高山茶」。

茶產業文化轉型
自從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至戰爭結束,臺灣光復至今五十年來,臺灣茶業以外銷為導向的茶葉生產,發生了旋乾轉坤的變化,外銷市場節節倒退。1945年台灣光復時,台灣剛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摧殘,民生凋零讓,一斤茶葉相等於一斤米的價錢,飲茶的人口極少。民國38年國民政府全面播遷來台灣,隨著來台軍眷的飲茶習慣,香片、龍井之綠茶類,形成另一波的茶文化。到50年代時期,除非婚商喜慶才會買些茶葉提供禮俗之用外,極少飲茶。


戰後茶產業的舵手 吳振鐸
吳振鐸理事長(1918年-2000) ,福建省福安縣人。祖父是清朝秀才,父親經營果園茶園,從小與家人一道植茶,1936年吳振鐸考入—福建高級茶科學校,系該校首屆畢業生,後又就讀於福建農學院,主修農藝,民國36年(公元1947年)7月來臺,先後任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平鎮茶葉分所技正、所長,台灣省茶業改良場首任場長。


1952年起,吳振鐸應聘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兼授茶作學及其實習的課程,歷任講師、副教授及教授等兼職,至1993年止。台茶之復興與發展,促進茶鄉繁榮,帶給茶農莫大的財富有極大的貢獻,畢生致力於茶樹育種、茶園機械、茶葉制法及評鑑之研究,先後育成15個茶樹新品種,其中尤以適制烏龍茶包種茶之台茶12號(金萱)及台茶13號(翠玉)最為人所稱道。

50年代 茶桌仔 茶店
一般民間飲茶方式大都使用大壺泡,使用小壺泡的不多。當時的「茶桌仔」,店家也只是提供大茶杯一只,放少許茶葉(香片居多) ,用大茶壺開水一沖,銀貨兩訖,即可飲用,喝完可以再回沖,當然換茶葉得再加收茶葉錢。另一種是聽說書的「茶店」,空地上搭竹棚架,擺放約二、三十張竹躺椅、竹桌,客人只要花上2-3元台幣,一杯沖泡的香茗即端至桌前,躺坐在靠背竹椅上,放鬆心情喝茶聽講古,也別有一番風味。

60年代 變色茶室和純吃茶
民國6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又緊接著世界石油危機。但台灣經濟卻快速的成長,人民生活不向安康,各行各業應事而生,社會也逐漸走向多元化。當時最流行是有小姐陪客的「茶室」和「純吃茶」的色情行業,因此被政府列“八大行業”特殊行業管理,當時的「茶店仔」變相的色情場所.有老人茶館,有茶座,有港式飲茶,其他則是咖啡廳、卡拉OK廳等西式場所。

70年代 茶與鄉土文化融匯
這個困境對懷有文化抱負的茶人而言,是個非常苦悶的痛,但19774月至19781月之間,主張反共文學和中國舊文學,與臺灣鄉村生活的鄉土文學,發生激烈「鄉土文學論戰」,在這一場文壇論爭焦點,在於文學是否反映台灣現實社會,卻意外引動「台灣未來應走向哪一條路?」的省思,同時也讓當政者體會到臺灣社會求變的力量。

民國67(1978)年中美斷交後,國民自覺意識高漲,掀另一起波臺灣文化本土運動,鼓勵民眾珍惜台灣這片土地上特有的事物,不論是語言、文化、自然資源都要當作台灣文化核心,包括使在地民眾生活史與各族群的經驗,加以維護與重新整開理發揚光大,獲得高度的重視。

茶文化的創新
民國64年後,台灣經濟快速成長,政府開始舉辦優良包種茶、烏龍茶比賽及宣導國人飲茶,推廣飲茶文化當時台灣茶葉在凍頂茶、高山茶及新品種導引下,一片繁榮,為開拓茶市場,拓增飲茶人口,民國66(1977),臺灣開始組團赴國外訪問的「茶文化考察團」為主,為與「日本茶道」文化有區隔,婁子匡教授所提議下,大家同意以「茶藝」,作為推廣台灣飲茶文化專用名詞,再配合「茶宴」、「茶展」方式推廣喝茶文化,但要設立「茶」藝館還是不行。

但要設立「茶」藝館還是不行。1971年是茶店仔與茶桌的時代,為清談的地方,是平常百姓上館子外的另一個選擇;1971年後期,慢慢有茶藝館出現,因為有藝有文,所以變成台灣茶藝的浪頭


茶藝協會的成立
民國70年的台灣第一個茶藝團體「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成立,由台灣茶葉之父吳振鐸教授任首屆理事長。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於民國71(1982)923日假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出席會員800餘人,選出吳振鐸為首任理事長。得連任乙次四年後選為榮譽理事長。

會友包括各大學的教授們及茶業界等已增至1,500餘人。茶藝協會創立時,即立茶葉品質官能鑑定人員遴選辦法,並經內政部以台(75)內社第394898號核准後,經多次鑑定選出22人,以應當時各地優良比賽鑑評之需。吳振鐸當時只要時間允許,均親往各鄉鎮擔任主審,以期普遍提高品質。茶協會成立後,又承陸羽茶藝中心等贊助,舉辦泡茶師比賽及日韓等國際間茶藝界的交流與表演,使本省各地飲茶之風,隨之盛行。

茶藝的文化核心
清、敬、怡、真」是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的文化核心,發表於民國7312月會員大會,理事長吳振鐸釋義如下:
即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能體味『飲茶』之奧妙。

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為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泡茶圖片偽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

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啟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為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為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啟發智慧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

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的成立,直接或間接的帶動茶文化的興起,社團的成員均為一群愛好茶藝的同好,他們以茶會友,有系統的規劃會務,發行會訊、期刊、出版有關茶藝書籍,教導茶藝知識,舉辦茶藝比賽,茶區之旅,及組團至國外參加茶文化交流訪問,茶文化蓬勃發展。

推動現代茶具的開發

「茶藝」講的是一種飲茶藝術,包括了種茶、製茶、泡茶、敬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動中的技巧和技藝。台灣茶藝會有蓬勃並多元,有兩項活動功不可沒,一是茶葉比賽,一是茶藝展演。茶葉比賽提高了茶葉的商品價值,讓茶農鑽研製茶技術提升茶葉品質;茶藝展演則,讓大家認識泡茶的方法及飲茶的趣味,民國75年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更提倡使用本土製作的茶具泡臺灣茶,獲得茶業、陶藝界、石雕界廣大的回響,帶動跨領域的茶具開發。現代陶藝先驅林葆家蔡榮祐;廖天照、陳清河(石龍) 則投入石壺創作;埔里潘宗盛的石製茶盤;林煥堂的竹製茶具;沈甫瀚的「奇古堂」茶具、呂禮臻的「竹君」茶具設計等,都掀起市場的熱潮,把茶藝深化到「雅」的境界。


茶藝館設立的推手
在茶藝館未正式取得法令許可,民國七十年臺北縣市的茶人在功夫茶館的蔡榮章的倡議下號召下,成立「大台北茶藝業者聯誼會」,會員有:逸清張文華、雨香軒何健生、紫藤廬周渝、不流的沈甫翰,鄭員外方捷棟、春水堂劉漢介、真淳雅呂禮臻、翰林涂宗和、水龍吟徐榮波等茶業同好人的倡議下,以提升了社會飲茶風氣,擴展了社會茶文化的視野,刺激了茶及茶藝的消費,帶動了茶的產業為宗旨,成為當時茶相關產業的『火車頭』角色。

「大台北茶藝業者聯誼會」以及七十三年成立的「中華茶藝事業聯誼會」,後者可說是近二十年來台灣茶藝活動的主要推動者。當時『中華茶聯』是清一色由分佈在全省各地的茶藝館業者所組成。由於法令的限制,無法以人民團體申請立案,但卻能在軟性訴求,以搏感情的方式進行各項茶藝活動。會員由七十三年剛成立時的五十家,增加到九十一年的兩百家與茶有關的團體及個人會員。

台灣第一家茶藝館
張宏庸與張明雄都提到,台灣的茶藝文化,最早是受到香港人馮世業 1971 年出版的「飲茶之藝術」一書所啟發。台灣的林馥泉於 1976年的「茶訊」上,才開始倡導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之別,因此台灣的第一家茶藝館「中國功夫茶館」開設於 1976 年時,就以當今「茶藝館」的模式經營。

由鍾溪堓、林馥泉和蔡榮章等人的合作下,於1976年﹝民國65年﹞在台北市的林森北路成立了一間「中國功夫茶館」,館內面積約有250坪。在中國功夫茶館內,以中國蘇州式的園林設計為裝潢主軸,兼顧中國傳統茶坊的格局和當時社會的需要,所以規劃的新式茶藝館強調的是中國古典的格局,使顧客在繁忙的現實社會裡,享受笙簫繞樑、馨芳茶香的溫煦世界,由於他們的巧思,提供了新的品茗環境,成為今日茶藝館的先聲。


南部是1977年才有茶藝館,是從「茶店」轉型來的,當時高雄從重工業發跡,茶館成了談生意的地點,當時廣告模式就是穿著白西裝、白皮鞋、帶白領帶的富商,提著一古董鳥籠帶隻畫眉鳥到舞廳裡面跳舞,在茶店接生意。當時台南也有許多骨董店、老傢俱、褟褟米、紅燈籠、阿嬤的東西或是農夫用的,只要把東西擺一擺,就叫做「茶藝館」。茶藝館帶動人際間的溝通與交誼,當時,到茶館是一種風氣,豐富著人民生活

茶藝館初創之時,相關法規尚未通過引起治安單位均以八大行業看待,把營業內容視同與特種營業的「茶室」管理同時社會大眾對「茶藝館」的型態並未接受因此雖然轟動,但是並不叫座經營不久就宣告停業

第一張「茶藝館」營執照
據范增平的文章表示:臺灣第一張「茶藝館」營執照,是由管壽齡小姐1979523日取得,正式以「茶藝館」的名稱取得經營執照。經營內容是茶葉、陶瓷、藝術品的買賣及餐廳業務,但在法國學服裝的管壽齡與臺灣茶界接觸不多,在各憑本事的年代,突破法令限制是個特例。有特例突破後,1980年天仁集團李瑞河慧眼識才聘請蔡榮章開設「陸羽茶藝中心」,從事茶道教學與茶具設計、生產,1981年紫藤廬文人茶館設立。

茶藝館的新美學 新茶風
1982年政府對茶藝館合法化的相關問題通盤檢討後,於19831119日經濟部才正式通函台北市、高雄市和台灣省政府准予茶藝館設立,茶藝館自此才正式取得法令的根據。茶業多年的抗爭終於獲得法制上的認同。茶藝館成為一個政府認可的新行業後,在台灣開始蓬勃發展,由台北向台中擴展,到高雄和花蓮都有茶館設立。有的由咖啡廳改裝而成,多數是茶園、茶行附設的茶藝館。建築有中國宮殿式庭院、台灣純樸民間建築、歐式園林建築都有。茶館活動有:演講、書畫攝影展覽、陶藝展覽、音樂欣賞、舞蹈表演,甚至請算命術士、泡茶師坐鎮服務等等,1987年,茶藝館約有500家。

1990年以後,當時的茶藝館真正地重視茶,純粹地以品茗為主,講究氣氛,不論裝潢,還是所用茶具都充滿文化氣息,設置各類字畫、民俗、藝品等東西,還提供茶藝知識,供應一些糕點茶食。茶藝館變成休閒聚會的好去處,茶藝館成了享受民俗文化,探討精神層面生活的交流中心,更帶動了文化界為「尋根」潮,熱情的投入復興中華茶文化的探討議題,品茶成了時髦的活動


比賽茶的盛行
台灣在1970 年代時,一般大眾飲茶的習慣並不普遍,中華民國茶藝協會與業者的努力下功夫茶的飲茶方式,很快就被市場接受,隨著的建立後茶藝館應運而起,開創出台灣特的茶藝文化,成功的建立了台灣本土茶葉市場台灣茶開始由外銷轉內銷

茶藝館的泡茶方式凸顯了高山烏龍茶濃香耐泡的特色,影響了臺灣喝茶的品味重新建立了對茶葉的評價標準,各地茶產區也紛紛以此作為競賽標準,競賽得獎的茶葉往往身價百倍,同時影響茶葉生產技術與茶樹品種選擇,更使得種植區域往高海拔的山地發展。

茶藝全球化
1980 年代起,台灣流行庭園功夫茶館,佔地數百坪,動輒千萬金,消費平均每人3-500元。劉漢介 幼承父親啟蒙茶道,致力壼泡文化推廣,19835月「春水堂」於台中創設,應用國際餐飲經營模式,將紅茶調味與地方小吃「粉圓」結合成「珍珠奶茶」系列產品,空間仍延續茶藝館的人文空間特色,結合國際餐飲的經營模式,把茶口味定型化,推出具有休閒特色的「泡沫紅茶」與「珍珠奶茶」,在市場一炮而紅,春水堂的展店模式,蔚為風潮,成為茶業爭相學習模式,迅速在市場拓展。但自 1993年後,大型庭園茶藝館逐漸消失。
台灣茶館春水堂到日本展店,於代官山的一號店開幕首日大排長龍,首日開賣不到兩小時,珍珠系列茶飲全部銷售一空,一位日本媽媽說,「我喝過珍奶,但它的茶香特別棒。」讓她更想到台灣。劉漢介說,日本店坪數較小,走精緻路線,茶品種類減少,餐飲也只賣三明治等。

【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2013.7.28電】
                                                              
茶文化走入家庭
現在臺灣茶文化己經走入家庭,許多居家空間都設有泡茶空間,茶、畫、音樂、茶具等方面,均十分講究美感興興味,有的更勝於茶藝館,茶品之選擇是高山茶、是老普洱、是原生茶.. 都能掌握其特色,成為台灣茶藝發展最可貴的地方,因為愛茶展現的人文素養,讓家庭生活更質樸厚實。

把居家生活空間,視為生命修養之地,暇時點香掛畫、選首播合宜的音樂來聆聽;有朋友來訪,適度穿搭再佈置悠雅的茶席待客,把品茶美視為生活休閒活動,更傳遞主人特有的生活品味,讓家成為可居、可遊、可賞的空間,大隱於市、悠遊於山林海濱之間,讓茶成為連繫家人的載體,其樂融融。

刺激與回應
春水堂的經營模式,帶動了臺灣茶產業的巨變,首當其衝的是茶藝界,除了商業版圖日益縮小外,相關產業也委縮。但在1987解嚴後,隨著兩岸互動開放,臺灣茶界在大陸找到更大的舞台,台灣茶業近代的變遷經驗,在大陸開枝散葉。


1993年,李瑞河看上大陸改革開放的大好商機,開始投資大陸創辦天福集團。天福集團創建於1993年,是一家集茶葉自產、制、銷、科研、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茶葉集團。天福集團本著“香傳全國、名揚世界”的經營理念,開設天福茗茶直營連鎖店。

數十年的努力下,目前在中國大陸各大、中城市開設671家“天福茗茶”直營連鎖店,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7家茶葉及茶食品工廠、2家茶博物院,2個高速公路服務區、1個“唐山過臺灣”石雕園,正在建設全球一所茶專業高校—天福茶學院。將茶業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為一體,是當前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


聲明/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