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石壺典藏 游藝傳家

石壺典藏 游藝傳家
呂坤隆石壺收藏

內壢小學弟呂中豪,到寒舍泡茶看到書架上幾只石壺後,推薦其二叔呂坤隆收藏之石壺,質量均備,乃驅車訪問,見其收藏後,喚醒了多年前探索臺灣石壺藝術的熱情;但因為時正寫其它主題,就掛幾篇舊臺灣石壺舊文做為序幕,為系列報導留下伏筆。

昨日再到呂府造訪,在品茶論藝中,呂兄伉儷二兒子一路陪伴,對藝術的熱情與投入,十分令人羨慕。再細談其收藏經歷,得知其自2000年開始收藏林國祥石壺,直到2004年才停下來,藏壺近500件,數量十分驚人,吾則有幸運可以從呂兄的收藏中,把臺灣石壺從手工壺,過渡到「半機械壺」、「機械壺」認知的空窗資訊給補實,對日後在描繪「臺灣石壺」發展背景分析,會有很大的幫助。

臺灣石壺的崛起
七○年代在臺灣延續紅珊瑚、臺灣玉、貝殼雕刻技術之後,再創臺灣石壺的新藝風潮,它崛起不是偶然,而是當時盛行的雅石與茶藝結合下的產物,臺灣石壺崛起後,旋風式的蔚為風氣風行至今,在兩岸交流頻繁的現在,談「臺灣石壺」強調的是在地文化、在地特色、在地風情的文創精神。

1990年代前的臺灣文化氛圍,到處充滿著大中國主義氣息,課本教的是中國文化、藝術與倫理,有次大陸朋友來訪時,我笑著說:「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在臺灣受的教育,比你們更中國」。同一時期在文化上,過度強調中國文化,也引動了台灣鄉土文學熱潮的反動。幸運的臺灣選擇西方民主,因此在科技、藝術、生活方式是朝向美國、歐洲文化學習,在中西文化擊盪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台灣雅石,母文化是源於古老的中國,又融入日本水文化,興盛於以美國文為主體的1980年代,歷史急遽的更迭、沈澱、再融合,逐漸的形成獨具臺灣特色的「雅石」文化;現在大陸經濟抬頭、文化論述也周全、霸氣了,但我們還是有自信的說:「雅石-是臺灣特有的文化」。

石壺創作也是一樣的道理,母文化是源於古中國文化,但卻是臺灣藝術能量爆發的成果,台灣石壺創作一開始就強調實用、創新,到現在臺灣石壺創作者,都還守著這個信念!
石材的選擇
製作石壺的材料很多,在石材上的考量,主要以實用性為主,石材要結實、少裂紋,可承受泡茶高溫,其次是石材不能含重金屬及化學成份,妨害人體健康。要成為台灣石壺,第一要件就是要用台灣石頭做素材,常用的本土石有:梨皮石玄武岩、黑石膽、石心石、硬砂岩、試金石、鐵丸石、西瓜石、花鹿石、珊瑚化石、墨玉等;至於進口石有:國畫石、木紋石局多。鐵丸石材類細結,可以雕刻精緻的傳統壺;石心石量大多用於半機械壺製作。木紋石量產壺最常用的石材。

石壺創作類型
臺灣石壺藝術創作,可以分成三類:以自然石相為宗學,開壺腹、壺鋬、壺流、壺蓋成壺,保有雅石之美,兼得泡茶之功,自然的觀賞石造型為源本,進行適當加工,保留原石原味,有現代抽像寓意的自然造型藝術風格,廖天照、李曜宗、陳昱霖、林國祥後期作品也常見。二是以傳統雕刻藝術為源,早期林國議的作品陳昱霖的松、竹、梅系列作品盧志松後期瓜果、花鳥、獸器都傳統的石壺創作,展型寫實藝術風格三是利用現代生產機具,融合手工雕刻「半機械壺」,花蓮石壺多屬這種類型,以埔里詹俊能及花蓮林國祥的石壺作品最具代表性。

工藝技術 與時俱進
茶壺分壺腹、壺鋬、壺流、壺蓋四大結構體積的大小比例恰到好處,給人以美觀、自然、得體的視覺感受倒水時,水流要長而暢壺鋬手感要好等都是使用者最在意的,為因應市場需求,「半機械壺」就誕生了,它的特色是胎薄,重量輕、泡茶順手。

但素面石壺創作關鍵技巧,又與自然壺與重雕工的傳統石壺不同,除了要造型悠美感之外,還要把石頭挖到有如陶壺般的薄,更是功夫中的功天,完成後的拋光則要細,又要能呈現石壺的立體感,也是門專業技術。

詹俊能的石壺從取材到完成均獨自完成,一只石壺約需五個工作天;林國祥的工作團隊,引進石雕加工流程後,把設計、挖薄胎壺腹及拋光,三個加工程序分開後壺石壺的才進入產量的階段,一個工作室每星期可以生產3-5把石壺。

林國祥
  1957年生於花蓮  1972年投入石雕  1981石壺創作 民國六十一年開始在花蓮從事大理石雕刻,精於巧雕、玉雕,民國七十年因石壺興起, 全心投入石壺之創作。從事石壺創作近三十多年,開台灣石壺量產化之先河

在花蓮石業,以石材加工技術、現代石雕設備投入石壺生產後,台灣石壺從純手工、半手工,其後,花蓮石壺全面引進機機加工後,量的遽增後,物以稀為貴的市場吸引力就變小了,許多藏家的注意力,就轉到中國民藝、古董文物、字書等新焦點上。石壺市場也開始產生質變,藝術壺與量產壺,逐漸在市場上分道揚鏢,市場也逐漸失去熱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