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古印度佛教造像源考(一)

古印度佛教造像源考


經過數千年的耕耘與累積,佛教藝術的哲學內涵浩瀚無垠,窮一生之力都也難窺全貌。但因素喜探討各項藝術成型技法,乃計畫撰寫「金銅佛製作工藝」,但深入主題後發現,金銅佛製作工藝涉及歷代佛教傳入時代的造像風格傳承,以及工藝、設備、用料等相關問題,不是只從製作工藝的探討能全面認識,因此擬從歷史人文背景、藝術風格的形成與傳播、到金銅佛造像工藝、金工雕琢、表面處理等主題,探討金銅佛工藝,期能對金銅鑑賞能有所助益。


古印度的佛教造像

佛教在三千多年前,創於古印度犍陀羅地區的迦毘羅衛國(今尼泊爾)。公元1世紀,古印度貴霜王朝西北部的犍陀羅地區,在古希臘雕塑藝術的影響下,開始出現佛教造像,歷經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多王朝和波羅王朝時期的發展過程,佛像融入不同地域的雕塑傳統和審美觀,使佛教造像呈現出不同時代與地域的特殊風貌,而有了犍陀羅風格、秣菟羅風格、笈多風格和波羅風格等造像風格,這些造像風格隨著佛教的傳播,進入西藏、中國及周圍國家,影響了當地佛教造像的風格。


犍陀羅藝術風格
犍陀羅(Gandhāra)是古印度為貴霜王朝的一個地名,犍陀羅地區包括了現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部與阿富汗的東部,是古印度「秣菟羅藝術」(Mathura)約與「犍陀羅藝術」(Gandhara)同一時期,在二大佛教造像中心影響下,鄰近諸地的文化藝術風貌皆和它非常近似。西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曾佔領此地,後來犍陀羅成為大夏(Bactria)統轄的一部分。大夏文化是希臘文化的一支,因此,犍陀羅文化中希臘色彩極為濃厚。

犍陀羅地區在西元一世紀,就出現了最早的佛像雕塑,早期的犍陀羅佛像與真人大小相同,最初的佛像工匠技藝直接承缽于古羅馬,所以犍陀羅佛像可以看到雕刻精致的西洋相貌,佛像髮髻多為波浪式,深目高鼻,穿著通肩大衣,具有濃厚的希臘化雕塑風格,被稱為「犍陀羅風格」。

秣菟羅藝術風格

秣菟羅地區在今恒河中游西北部,位於古印度南部,秣菟羅(Mathura)是耆那教、印度教和佛教的聖地。在印度南部的秣菟羅地區,雖受犍陀羅藝術風格影響而出現佛像雕塑,但造像是以印度本地人為模本,頭部肉髻為螺旋紋,薄衣透體,被稱為「秣菟羅藝術風格」。

秣菟羅藝術更強調健壯、華麗、裸露的肉體美和力量感,佛像著偏袒右肩式,薄衣透體,寬肩厚胸、螺髮豐頰等造型特徵。佛像身披通肩式薄衣,衣紋是一道道平行的U字形細線,具有流水般波動的韻律感。

薄衣緊貼身體,像被水浸濕了一樣半透明,隱約凸現出全身的輪廓。這種半透明的濕衣效果是秣菟羅式佛像最典型的特徵。這此兩種藝術風格做比較,犍陀羅藝術的佛像沉靜內斂,秣菟羅藝術的佛像穩健有力。
夜叉雕像

秣菟羅古印度藝術崇尚崇尚裸體的裸體美,善用紅砂岩雕刻的裸體藥叉女(Yakshi),其腰、肩、胯部扭動式呈S型三道彎曲線,表現印度女性特有的風姿,早期的秣菟羅藝術是雕刻藥叉為主,後來受到犍陀羅雕刻的影響也開始雕刻起佛像。

斯瓦特地區佛像

斯瓦特位於犍陀羅地區的北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區)屬古犍陀羅地區,在中國文獻中被稱為優填國、烏萇、烏仗那。5世紀末,犍陀羅地區佛教造像,因戰亂而日漸消逝,其藝術風格則由斯瓦特地區和克什米爾地區繼承,並衍生出新的藝術風格。6世紀以前斯瓦特地區的佛教造像作品主要受犍陀羅和笈多風格的影響。

但自6世紀始,斯瓦特地區的佛教造像向獨立的藝術形式發展,吸收了既有的犍陀羅、笈多古印度藝術風格,又與中亞藝術結合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斯瓦特風格。其造像立體感較強,樣式簡單,注重細部刻畫,被稱為「斯瓦特風格」,這種風格的造像一直延續到10世紀,對克什米爾和中國西藏西部地區造像具有一定影響。

克什米爾地區佛像

克什米爾位於喜馬拉雅山西段中國古文獻曾稱為迦濕彌羅、罽賓等是古犍陀羅的一部分,曾是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克什米爾地區造像源於犍陀羅藝術,又受到笈多時期秣菟羅風格和薩爾納特風格的影響。自6世紀克什米爾地區開始獨立創作當地風格的造像
7-8世紀,形成了「克什米爾風格」。其佛像特徵是臉型長圓,眼睛在臉部的位置十分突出,眼大無神,似吃驚狀。眼、唇、白毫等部位用銀、紅銅裝飾。克什米爾地區佛教造像多以黃銅製作,精工細琢,對中國西藏地區的造像有深刻影響。

笈多藝術風格

西元四、五世紀的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是繼貴霜之後的統一大帝國,笈多王朝曾統治北印度、中印度以及整個恒河流域地區,這時期是印度佛教的全盛時期,這個時期的佛教藝術中心,轉移到秣菟羅和南方的鹿野苑,沒落的犍陀羅風格融會於秣菟羅之中,形成印度本土與外來融合的新風格,這種風格表現又稱為「笈多樣式」

「笈多時期」的佛像,嚴格按照古印度所認定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美來雕塑。佛頭的髮髻變為珠寶帽式、有裝飾華利的圓形的頭光、螺髮垂耳、頸部三道紋、渾圓的肩部、扇形的胸、堅實的小腹腰部由粗壯變為細腰、服飾由寬敞變為俗稱“濕衣法”貼身式樣,袈裟如蠶衣一般密貼於身,衣紋變為律動的新月形。眼瞼下垂、呈現出安詳靜謐的氣氛。佛身披紗衣、貼身透體、毫無褶紋、刻製極精這種純印度式的佛像雕刻在笈多王朝時達於極盛藝術史稱為「薩爾納特派佛教藝術」。對於中國中亞、東亞和東南亞的佛教藝術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尼泊爾地區佛像

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東、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圍。這裡是佛教的發源地,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毘尼就在今尼泊爾境內。

尼泊爾佛教造像藝術主要傳承了印度笈多時代的藝術風格,注重表現飽滿的身軀,服飾以薄衣貼體為主,極少刻畫衣紋,僅在袖口、裙擺處以陰線刻細密的花卉圖案。造像多使用紅銅,工藝精細。13世紀以後,尼泊爾造像對中國西藏和內地的造像風格都有影響。

波羅密教風格

八世紀在東印度孟加拉地區,興起的「波羅王朝」﹙Pala Empire﹚,此王朝持續有四百年之久,其勢力遍及今東印度的比哈爾邦﹙Bihar﹚及孟加拉地帶。波羅王朝盛行「秘密大乘佛教」,是「笈多王朝」後期佛教與“印度教”相結合後,演變而成的教派,成為印度佛教發展晚期的中心。

密宗佛像雕塑,打破了「笈多時期」的古典藝術準則推出新的佛尊與釋迦牟尼佛並駕齊驅,此期佛像的動作姿態誇張,出現各式各樣的手印,裝飾則更崇尚華麗繁褥,背光採用尖拱、火燄等紋樣波羅王朝的密教藝術風格,後來影響西藏佛教藝術發展。

東北印度地區佛像

東北印度地區主要指今印度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國一帶,這裡曾是印度佛教密教的造像中心。公元71 3 世紀,波羅王朝(約7501150年) 統治這裡並創造了印度佛教造像藝術的最後輝煌「波羅風格」。

在笈多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東北印度藝術特色,造像的面貌具有印度人特點,上眼瞼突出,眼大有神, 嘴唇豐厚。身材曲線流暢圓潤,薄衣貼體, 僅在肩部、腿部刻畫簡單的線條。東北印度佛教造像風格,對中國西藏地區造像非常深遠。

參考資料
1.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官方網站/http://www.chnmuseum.cn
2.犍陀羅佛像的緣起與造型藝術鑒賞/ http://www.rbw.org.cn

聲明/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