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巧藝賦神 珊瑚媽祖(六)

巧藝賦神 珊瑚媽祖()

媽祖信仰源起
媽祖林默娘是歷史上實存的人物,她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歿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享年28歲,其生前海上救難神蹟已遍聞民間。她首次受官方封誥是北宋徽宗皇帝趙佶宣和五年(1123年),特使路允迪出使高麗遇風雨所襲,幸賴媽祖顯靈相救,在路允迪奏請敕封,宋徽宗乃封媽祖為「南海女神」並傳旨建廟,才由民間信仰升格為官方神格。

元世祖又進封為「天妃」。康熙十九年(1680) 再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上聖母」,康熙二十二年康熙進封媽祖為「天后」,是女性最高位階,並列入朝廷祀典。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以救皇宮大火,敕封「天上聖母」世人延用至今。

因為媽祖有官方神格,其造像從宋代到明朝即有官、民之分,在用料、雕工、尺寸上都有明顯的分別,由於宋代造像傳世者少,目前多以明、清兩代居多。台灣媽祖造像明顯延續明清兩代的造像規範,明代常見的朝天式媽祖,目前仍遍見台灣各地老廟中;清乾嘉時期的圓腹、雙手平放、端坐圈椅形態的媽祖,已成台灣媽祖造像的既定圖騰符號。

臺灣媽祖形象
臺灣先民渡海來臺拓墾,航海安全、渡台後,身體健康、農事、海事所需、遷居買房、人事仲裁.. 大小事都要請示媽祖,都能感受到媽祖的靈驗助益,因此臺灣在信仰裏媽祖廟最多。台灣有清一代二百餘年來,供奉媽祖神祇的造型呈多元樣貌,無論是自湄州祖廟或原籍家鄉分靈、隨身護符持像,或在台灣翻新供養的,媽祖為信仰中心,遍見於祠廟、家宅、社團、舟船中。

臺灣媽祖神像,從面貌、冠飾、袍服、持物與座椅的造型和裝飾,來反應媽祖的神格與在信眾心中的形象,在造型上,迎奉自湄州祖廟的媽祖造型,多以媽祖昇天時的的少婦在臉型、體型都較纖瘦。源自泉州、漳州的媽祖,多以「媽祖婆」形象來形塑,體型微胖慈眉善目,神情慈眉垂視平易近人。

鹿耳門媽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所供奉的媽祖,信徒稱之為「鹿耳門媽」,是明式官方型制,鹿耳門媽祖造型,手持如意坐姿、菩薩法相、天妃法髻及,衣明代帝后服飾,開右衽,刻金線龍袍,坐明式龍頭寶座,用紫檀類酸枝木所雕,色澤沈穩明亮,造像材料全臺唯一,己有八百餘年歷史。

媽祖造像的承與變
台灣媽祖信仰深入民心,影響層面廣大,台灣媽祖造像在形式、內容上,明顯延續明清兩代以來的既定規格,明代常見的朝天式媽祖目前仍遍見台灣各地老廟中;而清乾嘉時期的圓腹、雙手平放、端坐圈椅形態的媽祖,已成台灣媽祖造像的既定圖騰符號。台灣媽祖造像因應不同時空,及民間信仰行為變遷影響。

傳統媽祖造像
媽祖造像尺度上,台灣所見有清初移民過海時抱神像於胸前的袖珍型媽祖,高度小至5公分(寸半)左右者。常民供奉者,則以高25公分(8寸)左右最為普遍,清代木雕媽祖神傢,宮廟主祀高度110公分(36)以上,常見土塑技法或以軟身構成。

傳統造像工藝生產有地域之分,如福州、泉州、漳州及潮州系統的差異,但在媽祖造像上地域性差別並不大,造像以木雕為主,運用雕刻、捏塑、範鑄、紮黏、瀝線彩繪貼金、鑲嵌等技法交互運用製作媽祖像。在色彩上,多數造像有黑面、接近人本膚色的粉面及金面的色彩之分,但黃金色被視為基本色調。

三木 四石 五金
在造像材質的選擇上,自然與社會經濟力有關,台灣民藝界有句行話「一土、二紙、三木、四石、五金」,經濟力比較差就用土塑、紙紮的製作;經濟改善後,自然再要求木料石料用金銅料製作成本更高、製作門檻也高,是各寺廟最高的期待。

媽祖造像的形式特徵時,通常由寺廟主事及信眾提供給雕製師傳材質、尺度、裝修配飾給師傅做參考,但實際上關於媽祖造像形式特徵的文化底蘊探究,都是由佛像製作師傅決定,因此為媽祖造像保留了很大的創作空間。

湄洲媽祖廟的創新
福建湄洲島上的「媽祖遺跡」,在文化大革命中早己被破壞殆盡,直到1990年代,兩岸交流開放後,臺灣媽祖廟往福建湄洲島進香時,才捐款重修湄洲媽祖廟,成就現代化的宮殿、參道和牌樓規模,兩地的媽祖文化的再融合,信眾將媽祖重定位為「和平女神」,並能把媽祖信仰文化推向國際,讓媽祖成為國際信仰,因此現代版的「湄洲媽祖」造像,重新設計後就深具時代風格。

巧藝賦神 珊瑚媽祖
南方澳進安宮珊瑚媽祖,於2009930日由馬英九總統親自安座,媽祖高度約146公分,重量約600公斤,造像所用的桃紅珊瑚直徑30公分,重約50公斤,是由綺麗珊瑚洪女士所捐,先請宜蘭請師傳取臉及手料樣後,再委由藝術家賴威佑、吳玟瑭夫妻,再做整體雕與塑設計及細部金工處理,前後花了2年半才才完成「珊瑚媽祖」,是近代最經典的金銅造像。特以「金銅藝說」系列觀點,深入分析「珊瑚媽祖」造像難度與珍稀之處。

造像考據
媽祖自宋代封「南海女神」具官方神格身份。康熙年間,又列入朝廷祀典,造像自然有官民之分,金銅神像的製作因為材質珍貴,素來即為歷代帝王所重,因此造像上都寫實者居多,在考查唐、宋、元、明、清的媽祖造像風格後,曾參與故官金銅佛文創商品開發的賴威佑、吳玟瑭,深入研究後決定以唐、宋寫實造像為底韻,明清兩代的宮廷風格做為主,同時引進西方雕塑的光影設計概念,希望新世代的媽祖造像,能在不同時間的光影條件下,都能呈現富有層次的立體美感。

珊瑚媽祖造像的材料,與一般金屬雕塑不同,臉與手的部份是寶石珊瑚為主;金身與寶座則是以銅為胎,再用金工技術抽絲、嵌純金雲紋、鋪珊瑚沙為飾,屬於「複合媒材雕塑」,創作者在製作上技術,必需精通雕塑、脫臘、拆模、鑄造;同時又要擁有金工雕刻、鑲嵌技術,才能完成整個造像工程,為掌握準確比例及製作流程,首先要製作等比「原模」做為工程參照。

重雕寶相及手部
在製作金身時,最重要的比例、姿態,必需與由桃紅珊瑚雕刻的「臉」與「手」的整體比例調合,塑像才會完美。因此重雕珊瑚媽祖的「臉」與「手」成了首要工作,但由珊瑚媽祖「臉」與「手」所用桃紅珊瑚是屬於倒枝珊瑚,已有嚴重蛀蝕及白化現象沒有精心潤飾,將無法呈現媽祖高貴的氣質,但賴威佑深信:「這是媽祖自己的選料,一定是算好」,因此改採用以質賦形的工法,先用玻璃纖維取模型試雕再取紅珊瑚料雕刻,充分掌握每寸每厘每分可用的材料,以呈現媽祖完美聖相。

完成後的媽祖聖相,雙眉至鼻樑的弧線相當順暢,面容清秀,額際高廣,臉頰豐潤,直鼻高挺,眉眼上挑,雙眼微微下視,下唇略豐,長垂的大耳,耳垂卻長及近下顎,代表慈悲與反觀自省,使人感受到內斂的氣息,不論在那個位置仰觀,都能感覺她慧眼,總是在慈祥的注視你。

在金身設計時又發現,因為手部角度問題,金身體態會過於僵硬,同時令牌的高度也會遮住寶相,於是回到手及令牌重雕工作。在完成成「天上聖母」聖相及手部重雕後,才開始用油土塑金身。

滿工設計的金身
塑珊瑚媽祖金身時,為符應媽祖神格,在服飾上繡有各種寓意吉祥、色彩艷麗的紋飾圖案,除了龍紋,還有鳳紋、富貴牡丹紋、吉祥八寶紋等等。在龍袍上的龍紋之間,多繡以五彩雲紋、蝙蝠紋、十二章紋等吉祥圖案。

龍袍的下擺,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稱"海水江涯",這寓意福山壽海,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同時也隱含了"江山一統"" 萬世升平"的寓意,整個吉祥團案均適切的融入媽祖服飾中,呈現端莊高雅之氣質。

金工精雕細縷
 金身雕塑順利進行完成後,由藝術家賴威佑親自分片、製模,再請工廠脫蠟、鑄銅完成。但金身雕塑部份太精細,無法準確翻模,因此翻銅後,必需用現代金屬雕工具全身的再雕飾過,才能把媽祖金身上的雙龍戲珠,連福紋、鳳凰于飛圖、富貴吉慶紋,四時如意珠串,龍袍上有九龍圖,八吉祥、年年如意紋等圖案栩栩如生的表現出來。

媽祖金身正面遮膝,有富貴九如圖,並運用「掐絲琺瑯」技法填製完成。黃金九龍八吉祥龍袍,金身錦地是三公斤的黃金線材,盤捲成雲紋織地,再鋪上深紅寶石珊瑚,色調格外的典雅高貴。

寶石嵌崁的五鳳冠
現存供奉於臺灣宮廟的媽祖神像,每尊神像的冠,幾乎都垂有冕旒,冕旒的冠,珊瑚媽祖則帶「五鳳冠」。媽祖的五鳳冠,天鳳銜12串彩虹寶石珊瑚珠簾,遨翔天際、眼觀四面。

元神鳳鑲嵌一顆重150克拉頂級深桃紅寶石珊瑚珠,氣定神閒、顧盼自若。後方督守鳳銜10串彩虹寶石珊瑚珠簾,安泰凝神,其下護頸設引福紋,中央鑲嵌一顆300克拉粉橘色寶石大珊瑚珠。左右的福壽鳳及康寧鳳耳聽八方,各銜鰲頭金鎖、珊瑚珠串友。

最貴氣的媽祖
珊瑚媽祖的桃紅珊瑚,是龍宮千億年所養的寶物,一日為供養者洪女士發心,才能成就了珊瑚媽祖天面與法手,又在進安宮爐下弟子護持下才能完成大願,又得當今雕塑奇才賴威佑及吳玟瑭夫妻的精湛功夫之助,把畢生所學都貫注其中,用其巧藝賦於珊瑚媽祖威儀神釆,很多人說這種功夫是「神捉著手做的」,才能造就當代此一經典之作剛開始,我也是這樣子認為,但當我親眼見識到賴威佑的塑、雕、鑄的寫實功力後才全然改觀,所以這篇文才會用「巧藝賦神」。

每次到南方澳都會到進安宮呆一個多鐘頭,但我會拒絕千遍一律的,及過度強調價值的導覽方式,一個人低調安靜的從不同角度欣賞珊瑚媽祖的聖儀,但常發現很多人就是抱著「觀光」心態,走馬看花的看珊瑚媽祖,心裹有些不捨。

回家後,上網去查相關資料,才發現關於珊瑚媽祖的資訊多半是旅遊報導,對金銅造像藝術介紹的非常少,乃決定重修舊文分享出來,希望您到南方澳,可以遠觀珊瑚媽祖的神釆,近觀其工藝之精湛、用色之典雅,體會珊瑚媽祖之美。同時也肯定老友對媽祖付出與成就,凡事天自有安排,人生能有機緣創作此珊瑚媽祖,足矣!

目前珊瑚媽祖正坐在進安宮殿正中央,與殿內諸神像相互輝映。珊瑚媽祖法身莊嚴,寶相清淨,九龍貼身護衛,八吉祥佈滿虛空,清淨蓮花隨行雲流轉,鸞鳳和鳴于飛九天,呈現了富貴吉相,讓參拜者望之生慈悲歡喜心

後記

珊瑚媽祖是複合媒材的經典之作,但寶石珊瑚主要是碳酸鈣,怕酸、油煙因此製成飾品時,只要穿載過都要用清水擦過去酸污,進安宮坐落於南方澳第三碼頭正對面,海風直入廟內,又長年香火鼎盛,因此在保養上要多下功夫,建議學日本人在每年特定時間固定保養,甚至設計個活動讓信眾出錢出力,參與保養與供養的工作,讓民眾更貼近媽祖信仰,又能讓經典之作傳為久遠!   2013.8.31記之

◎本文珊瑚媽祖圖片,由賴威佑及吳玟瑭提供

1 則留言:

  1. 財哥您好
    好久不見了,有空可以來看一下,歴是三年完成的太和鼎。北美館館長看過,曾經驚嘆說,在太和鼎上看到超過10部博士論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