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騾馬背上的茶香

騾馬背上的茶香


人生的際遇是件很奇妙的事,但沒走過再回頭不會覺得驚喜,2004年與廣達基金會結緣,籌辦了「游與藝」首展,接著陸續又承辦了幾檔活動,其中一場是周慶輝「消失的群像-勞動歷史的世紀之旅」攝影展。

周慶輝擅長用相機說故事,鏡頭下他記錄了中國未經現代工業化洗禮的老行業:蠶農、麥客、馬幫、養蜂人、印經工人、西藏鹽井女工,蒸汽火車工人,他們面對時代巨變,仍然維持著世代留下的工作模式的情境,對台北的學生看來是非常遙遠的事,為了讓同學有更深的體認,還用戲劇表演展現他們探索成果。

後來在研究金銅佛、緬甸翡翠、普洱茶發展時,又發現只要涉及雲南對外的文化交流,都會和「茶馬古道」連結上,因此腦海裏有一個跨越時空的茶馬古道虛擬場景,讓我深深感受凡是「天自有安排」,乃將縈繞腦海多年的茶馬古道情整理分享。

關於雲南風土
雲南省,簡稱「雲」或「滇」,位於中國西南部邊疆地處中國西南,東與貴州、廣西接壤,北與四川毗鄰,西北與西藏交界,西與緬甸為鄰,南同寮國、越南毗連。在地形上,河谷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相間分布,各類地貌之間條件差異很大,類型多樣複雜。北回歸線穿越全境,氣侯分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

民族融合 多元包容
雲南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雲南元謀猿人就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
漢人移入雲南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楚將莊蹻率兵入滇,建立「滇國」,漢族始入雲南。

秦代在雲南修“五尺道”置官吏,漢代設郡縣移民屯田後,歷代均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古中國保持密切聯繫。據唐代《雲南志》記載,滇西有部分漢人,“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說的是這部分漢族,因為受少數民族影響,有大包頭服飾。

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軍隊征服大理國,1276年正式建立雲南行省,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雲南,形成今天的雲南回族和蒙古族。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開始在雲南推行屯田制,漢族人口開始超過世居少數民族人口。元末明初漢移民主要來自陝西、四川、湖廣、江西以及南京等地,隨著大批漢族人口移民雲南,到明代後期,漢族移民總數​​已達300萬左右。至今仍有少數屯田部落在服飾、語言、風俗習慣仍保有明代古風。

隴川縣戶撒鄉、雙江縣沙河鄉等地,一部分漢族婦女仍保持這種服飾。在戶撒鄉,被稱為“大漢人”的婦女,頭頂用長600厘米、寬40厘米的黑布,疊裹成直徑約60厘米的黑色包頭,包頭上點綴銀花,上身穿右衽大襟大長袍,前襟短後襟長,無領,上綴銀扣花扣,圍腰上繡有各種圖案,耳戴銀耳環,手戴銀手鐲,歷史上不纏足,穿繡花鞋。

雲南是少數民族種類最多,除漢族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彝、白、哈尼、傣、苗、傈僳、回等25個。其中,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納西、景頗、布朗、阿昌、普米、德昂、怒、基諾、獨龍15個少數民族為雲南特有少數民族。

雲南的漢文化源於楚文化,後融入中原、吳越、巴蜀等文化,形成了兼收並蓄的漢文化。漢移民與當地土著民族村落雜居在一起,使原先一個個相對封閉的民族地域,成為漢夷雜居不論安置村落、開闢田畝、興修水利、發展交通諸端,軍民之間都是休戚與共,並引進牛耕技術提高農產漢移民的儒學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等方向逐漸成為雲南文化主要核心與少數民族文化相互包容和諧並存。

進入雲南的古道
早在唐宋以前,這條起自衛藏,經林芝、昌都並以昌都為樞紐而分別通往今川、滇地區的道路就已經存並成為連接和溝通今川、滇、藏三地重要的通道。「茶馬古道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雲、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

茶馬古道穿越的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是世界上地形最複雜和最獨特的高山峽谷地區,沿途皆高峰聳雲、大河排空、崇山峻嶺、河流湍急。茶馬古道主要有三條線路:即青藏線、滇藏線和川藏線

其中以青藏線最古老興起於唐朝時期,發展較早;而川藏線在後來的影響最大,最為知名。這三條道路都與昌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滇藏線和川藏線必須經過昌都,它們的發展是與茶馬貿易密切相關的。

有一首流傳久遠的康藏南路民歌生動的呈現茶馬互市輸送的情景:
茶葉最先出在哪裡?最先出在東邊漢地。
三個漢族子孫種的茶,三個漢族姑娘採的茶。
雪白銅鍋烘出來的茶,商人洛布桑批買來的茶。
駿馬和皮毛藥材換來的茶,馱夫翁塔桑穆馱來的茶。
 渡過大江小河的茶,翻過高山峻嶺的茶…。

雲南產茶又有了騾馬之便,才有茶馬古道便應運而生促進了馬幫運輸業的發展,渡過千山萬水年復一年往來各地運送茶資茶馬古道同時帶動了雲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據統計,宋代四川產茶3000萬斤,其中一半經由茶馬古道運往了藏區。明代經由黎雅、碉門口岸交易的川茶達3萬引。清代經打箭爐出關的川茶每年達1400萬斤以上。

伴隨茶馬貿易內地的先進工藝、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進入雲藏地區,推動了藏區經濟的發展。例如製革技術淘金、種菜、建築、金銀加工等技術和技工大量經由此道輸入同時又藏區的蟲草、貝母、大黃、秦芄等藥材被開發,大批的藏區土特產也經由此路輸出,促進了雲藏地在文化、藝術、經濟的發展。

雲南馬幫簡史
雲南馬幫開始時規模很小,後來商品交換範圍逐漸擴大形成“馬幫”。最早的馬幫分官幫和民幫兩大類。官幫是由官府出面組織的,騾馬有上百或數百匹,民幫的規模一般在1020多匹騾馬不等騾馬交通網路稱之為茶馬古道

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些條道路上默默穿行。馱著茶葉和各種山貨,來往於雪域西藏和雲南之間。滿清入關,滿族人飲食以肉食、乳酷為主,為了消食解膩,普洱茶受到皇室恩寵,在文武百官中大行其道普洱茶運送全靠馬幫商團運作馬幫的興起讓滇川藏茶路的繁榮一時間沿途商號林立。

商號馬幫組織
清末到民國初年,雲南官辦驛運衰落,但各地間的商品運輸流通需求大幅增加,民營的商團化馬幫發展迅速從事大宗貨物長途運輸的馬幫,騾馬多者數百匹,有的甚至多達數千頭。

馬幫在運行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嚴密完整的組織管理制度,全體成員按分工有不同的職業身份:大鍋頭一人,總管內務及途中遇到的重大事宜,多由能通曉多種民族語言的人擔任;二鍋頭一人,負責帳務,為大鍋頭助理;伙頭一人,管理伙食,亦行使內部懲處事宜;哨頭二至六人,擔任保鏢及押運;岐頭一人,為人畜醫生;夥首三至五入,即馬幫的"分隊工”;群頭若干人,即"小組長";麼鍋一人,即聯絡員,對外疏通匪盜關係,對內是消災解難的 ​​巫師;伙計若干人,即趕馬人,每人負責騾馬13匹不等。

在人員龐大的馬幫裡,會設置"總鍋頭"一人,管理全盤事宜,實為東家代理人。馬幫成員分工詳細,獎懲嚴格,但不像其他行業有過分的特權和等級界限,長時間的野外艱苦生活,煉就了人們團結友愛、坦誠豁達的性格馬幫,堪稱"桃園結義"的群體,平時互相亦以弟兄相稱。

馬幫的組成方式
馬幫的組織形式有三種一種是家族式的,全家人都投入馬幫的事業,騾馬全為自家所有,而且就以自家的姓氏命名。第二種是逗湊幫,一般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上幾匹騾馬,結隊而行,選一個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人作馬鍋頭,由其出面聯繫生意,結算分紅時可多得兩成左右的收入。第三種我們暫且將之稱為結幫,它沒有固定的組織,只不過因為走同一條路,或是接受了同一宗業務,或是因為擔心匪患而走到了一起。

地域型馬幫
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多由四川、雲南按地域組成。雲南進藏的馬幫,產生在滇西各縣大理白族人組成的稱"喜洲幫”因趕馬人以喜洲為主;鶴慶白族、漢族組成的稱"鶴慶幫";騰沖漢人組成的稱"騰沖幫”,麗江納西人組成的稱"麗江幫";中甸、德欽藏族組成的稱"古宗幫”,巍山、賓川回族人組成的"回族幫"等等。隨著運載貨物品種的增加,出現了專門馱運某種貨物的馬幫,有的馬幫即以貨物命名,"鹽業幫""糖業幫"等。

據估計,到抗日戰爭期間,雲南在茶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號有1500多家,當時每年來往於雲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間的馬幫約有30000馱之多。每個商號一般都自己養有馬幫,形成自己的運輸力量,少則二三十匹,多則二三百匹,來往的貿易全靠騾馬在產地和需求地之間來往運送
馬幫們每天的生活早上找回騾馬,馬吃料,人吃飯,走路,上馱下馱,紮營做飯,放馬,睡覺,周而復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但雪域高原那神奇莫測的自然景色,沿途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使得每一天的行程充滿了意外和驚喜。當時僅有幾百戶人家的德欽縣城,每日馬隊如織,蹄聲鈴聲交作,吞吐貨物不下千馱。茶馬古道上有了"馬幫"這種特殊的載體,使這條商道逐漸變成了聯繫沿途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馬幫,以其獨特的運作方式和不斷豐富的內涵,形成了滇西乃至雲南獨有的"馬幫文化”。

頭騾的風釆
騾馬行進的隊伍時也有自己的領導,那就是頭騾、二騾。頭騾二騾是馬幫中最好的騾子,她們上路時都要戴花籠頭,上有護腦鏡、纓須,眉毛處有紅布紅綢做的“紅彩”鼻子上有鼻纓,鞍子上有碰子,尾椎則用犛牛尾巴做成還插有馬幫幫旗,上面書寫著該馬幫的幫名,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家的馬幫。馬幫們的說法是,母騾比較靈敏,而且懂事、警覺,能知道哪裡有危險,而公騾太莽撞,不宜當領導。它們吃飯也有各自專門的料袋,像人一樣,一日三餐,晚上就放到山上打野吃草。

騾馬背上的茶
騾馬沿著古道運送茶葉被裝進竹筐,馱在馬背上,蓋上油布和蓑衣,和馬幫漢子走在茶馬古道上,貫穿南北,走向西藏、泰國、緬甸、印度等地筍殼裏的茶餅,沐浴著陽光雨露,被風吹著被雨淋著被騾馬的體溫暖著,少則半年一年,多則五年十年才到喝茶人手中這是自然發酵普洱茶就是最原味普洱香。

同時盤旋在亞洲屋脊的茶馬古道,在距今兩千三百多年的戰國時期就已開發。它以四川成都為起點,經雅安、蘆山、西昌、攀枝花到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宏出境;進入今緬甸,最後到達印度和中亞和西亞,對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