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不養魚-再談翡翠
國人喜歡翡翠,西方人喜歡祖母綠。同樣是綠,祖母綠透明得一可眼看穿;翡翠的綠就是多了份含蓄。1996年周經綸在【滇緬相玉錄】中,把玻璃種無纖維、細膩、堅硬、高密度、透光好、明亮、自然光測法具有三分水以上,強光下成為「無限水」的翡翠,以「水清不養魚」稱之,這種等級現在稱之為「祖母綠翡翠」。
凡各類晶石礦物,其原石的組成元素密度不同,以及成長自然環境的條件不一,同一塊礦石品質的落差就很大。翡翠在礦物學上稱硬玉,為一種輝石類多礦物集合體,色澤呈綠、白、油青、藕粉、淡綠、紅、黃、黑等色澤,以鮮嫩的翠綠色最具代表性。
翡翠主要成分是鈉鋁矽酸鹽的輝石礦物,硬度為6.5-7,相對密度3.34±0.04,屬於單斜晶系的粒狀凝聚狀態,通常以半透明到不透明居多,接近次透明的就很難得,要產生透明度的機率非常低,在老坑翡翠原石中,在礦山約佔翡翠原料出產量不到1%。
「水清不養魚」的玻璃地的特徵,要具有類似寶石單一結晶體,又要看不見石紋、石花、甘蔗渣或片狀之黑煙等雜質,通體晶瑩剔透,色澤又要綠得正,又艷、又嬌、又嫩,才能稱之為「祖母綠翡翠」,自然是可遇不可求得。
翡翠的價格落差很大,原因在翡翠是多礦物集合體,顏色種質變化多,同一塊原料就會有不同的級別。價格自然有幾百元的低檔貨到上千萬的頂級貨的落差。也因為優質翡翠稀少,在市場上,B貨、C貨、仿貨很多,在菜市場、銀樓、珠寶店都可以看它的身影,因此讓許多人望之卻步,索性遠離翡翠市場;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玩家自己不下功夫研究,僅憑主觀經驗、感情喜好做判斷依據,踏到地雷區後,再回馬槍一陣情緒性的批判,這是常見的戲碼;另外用「聽說的」方式買貨的人也很多,碰上「老千」錯誤判斷的人也很多。
先識真 再辨假 多訪價
現在翡翠資訊非常公開,打開網路輸入關鍵字找資料,非常容易;找人聊翡翠,開口一談到「翡翠」A貨、B貨、C貨..等,講得頭頭是道的人很多;但問她如何分辨真、假貨時,卻說不出個科學道理,再問進一步請教她,你玩翠玉嗎?有啦!一點點,但多半會客氣的表示,我喜歡但聽說假的很多不敢買,以前沒買,現在貴得買不起!
筆者曾經把緬甸玉A貨、B貨、C貨綁成一串手珠,請同好從視覺、手感、觸感去辨視,真正能分出來的只有少數人摩最後都推說:「我只相信鑑定」;有一次邀同好去看蘇富比、佳士得預展,請服務人員拿會場上最頂級的翡翠拍品上手觀摩,一窺真品的光澤、透度、紋理等真品的體驗後,往後再看緬甸玉是A、是B、是C分,一上手就很清礎,可見「先識真,再辨假」的重要。
市場的層次不同,同樣的貨品在不同市場,價格也不一樣的,在那裏進貨,是由市場通路的掌握及口袋深度來決定的。想瞭解翡翠市場價格資訊,可以從原料拍賣會、批發商、零售市場、網路、私人收藏家、國際拍賣會等不同層次的市場通路來暸解。
筆者曾經把緬甸玉A貨、B貨、C貨綁成一串手珠,請同好從視覺、手感、觸感去辨視,真正能分出來的只有少數人摩最後都推說:「我只相信鑑定」;有一次邀同好去看蘇富比、佳士得預展,請服務人員拿會場上最頂級的翡翠拍品上手觀摩,一窺真品的光澤、透度、紋理等真品的體驗後,往後再看緬甸玉是A、是B、是C分,一上手就很清礎,可見「先識真,再辨假」的重要。
市場的層次不同,同樣的貨品在不同市場,價格也不一樣的,在那裏進貨,是由市場通路的掌握及口袋深度來決定的。想瞭解翡翠市場價格資訊,可以從原料拍賣會、批發商、零售市場、網路、私人收藏家、國際拍賣會等不同層次的市場通路來暸解。
在原料拍賣會中,可以獲得翡翠原料的資訊,找批發商可以掌握批發價格,再比較同級的翡翠在零售商的差價,以這個價值作基數,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消費。至於國際拍賣的成交價,就當做該檔次翡翠市場認同度參考就好,翡翠的價值常受商業包裝、設計、產品故事等因素所影響,拍賣公司當然會想盡辦法把價格做高!
天要給你!就會有!
全美的翡翠真的難得一見,但想要有能力分辨出色好、種透、質細數美兼備的好東西,也要有真功夫才行,沒看過頂尖的翡翠,要分得出什麼叫優、良、可、差、劣的等級是很難的!見多也要識廣,因此建議要多看!多練!真貨看多了,那天機會來了!還是那句話「天要給你!就會有!」說這話是有根據的,因為臺灣曾經是緬甸玉加工重鎮!筆者也聽了許多物聚物散的故事,許多珍寶現在散落民間某個角落,正等著有緣人去挖掘!
但有時候也要效法老前輩郭良蕙說的:「最樂的乃是只有欣賞而不佔有…,態度一旦超然,便會心平氣和,與世無爭,人生格外美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