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收藏
全家受福
時間會改變很多事,10年、20年、30年過去後,有深入研究買到對的,現在成為專家、古董商、收藏名家;買偏的也成為自得其樂的素人收藏家,但收藏的快樂是一樣的,我們更要珍惜現在所擁有一切,把它玩出品味來!
愛美是人的天性,審美是一種意識反射,是需要長期學習累積的,是值得花時間投入探討的,一天人、事、物全聚合了,除了您樂在收藏之中,也會讓全家也一起受福!
藝術是生活的反映,每時代的審美觀一直在處在變動中,走在浪頭上的就叫「流行」;沈澱後成為時代美的就叫「經典」,美的產生源於人先天所具有的審美意識,「意識」是個人所特有的,但個人怎麼營造自已獨特的個性美,就是生命修煉的關鍵,小說家郭良蕙曾說:「俗與雅一眼便可分野,但有人終其一生也分別不出這條界線」
閱讀美的能力
主觀性:個人經驗反射的愉悅的快感所產生美感意識。
客觀性:根據美學原理、鑑賞原則等條件所做的情意推論。
所謂「主觀」,就是確立以人為主體;而從人出發的有關美的本質,稱之為美的主觀性。相對於以人為主體的,人以外的稱之為客觀。但美同時具有主客觀性的,美的產生是來自人與物相互交融、影響滲透的一種狀態,才屬於「直觀」。
豐美生活情趣
全家受福
喜歡藝術樂於收藏,最珍貴的在於採索文物美的歷程,當知識由點到面,成為系統知識,打開一扇門就能與古今知識對接,人的氣度自然寬厚,不拘局泥世時變動之惑,尚能怡然自得。以美處世所見、所聞皆美,年少即得之可獲:「寬厚之氣」;中老得之可:「清淡之氣」,面對愛人或珍物,都具有寬廣的心胸襟,讚美他人的成就。收藏如一場馬拉松,某段時期領先,某段時期落後,都屬於暫時性的,快樂最重要,收藏者就是要有能力,在任何情況都能自得樂,讓個人所藏,成為全家幸福的泉源,這才是接觸文物藝術的真義。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