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把喝茶變成一門藝術

把喝茶變成一門藝術

-臺灣茶藝發展與轉型-


臺灣茶清代從福建傳入,一開始就定位為以外銷為主的經濟,因此在清代、日據時代茶都是臺灣的主要外銷農產品,為臺灣賺了很多錢,但卻沒有和庶民的生活有太多連結,一直到50年代還都是有錢人才喝得起,或在喜慶的特別日子才能喝得到,一直到70年代,在臺灣茶界的努力下,才為「臺灣茶藝」打響名號,本文是為曾經為臺灣茶藝努力過的茶人而寫,過去如雲煙,但我們記得你的好!

茶產業的發展
台灣地理環境使然商船貿易與西洋文化的到來殖民時期不同國家的統治與族群交流下使得台灣的海洋文化呈現著特殊的樣貌在四百年前,即開始有大量閩、客移民進入開拓新家園,在文化上才以中華文化的為宗,但一紙馬關條約又將中國與臺灣分隔五十一年,又在二次世戰後,重回中國懷抱;卻國共內爭中隔絕了三十幾年,就在歷史在動盪過程中,臺灣發展了自己的獨特的海洋文化特色。

臺灣緯度、氣候、地形、自然景觀與福建地理環境極為接近,都屬烏龍茶文化的範圍內,臺灣茶樹品種就是從福建移植過來的,清代早期制茶技術和方法也與福建一脈相承。清代以烏龍茶為主,日治於1897年起成功推展包種茶,以南港包王水錦、魏靜時對包種茶研發厥功至偉,至1920年包種茶居臺灣茶輸移出首位。

隨著產業結構轉變,1974年起茶產業由外銷逐漸轉變為內銷為主。長久以來,外銷茶的產地集中在北部地區,以台北、新竹為產區,產品以包種茶為主,還包括鐵觀音、東方美人等。內銷茶的產地則在中南部發展,以南投、嘉義的山地為產區,茶葉種類以烏龍為主。

1990年代起,隨著台灣本地市場成長,台灣的茶產區逐漸由北往南發展,茶樹種植的地帶也越往較高海拔區域發展,尤其是使得烏龍茶成為中台灣較高山區的主產品。在較高海拔的地區種茶,產量雖然減少,但是品質提升,價格上揚,台灣的製茶業者成功發展出迎合台灣本地市場偏好的「高山茶」。

茶產業文化轉型
自從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至戰爭結束,臺灣光復至今五十年來,臺灣茶業以外銷為導向的茶葉生產,發生了旋乾轉坤的變化,外銷市場節節倒退。1945年台灣光復時,台灣剛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摧殘,民生凋零讓,一斤茶葉相等於一斤米的價錢,飲茶的人口極少。民國38年國民政府全面播遷來台灣,隨著來台軍眷的飲茶習慣,香片、龍井之綠茶類,形成另一波的茶文化。到50年代時期,除非婚商喜慶才會買些茶葉提供禮俗之用外,極少飲茶。


戰後茶產業的舵手 吳振鐸
吳振鐸理事長(1918年-2000) ,福建省福安縣人。祖父是清朝秀才,父親經營果園茶園,從小與家人一道植茶,1936年吳振鐸考入—福建高級茶科學校,系該校首屆畢業生,後又就讀於福建農學院,主修農藝,民國36年(公元1947年)7月來臺,先後任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平鎮茶葉分所技正、所長,台灣省茶業改良場首任場長。


1952年起,吳振鐸應聘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兼授茶作學及其實習的課程,歷任講師、副教授及教授等兼職,至1993年止。台茶之復興與發展,促進茶鄉繁榮,帶給茶農莫大的財富有極大的貢獻,畢生致力於茶樹育種、茶園機械、茶葉制法及評鑑之研究,先後育成15個茶樹新品種,其中尤以適制烏龍茶包種茶之台茶12號(金萱)及台茶13號(翠玉)最為人所稱道。

50年代 茶桌仔 茶店
一般民間飲茶方式大都使用大壺泡,使用小壺泡的不多。當時的「茶桌仔」,店家也只是提供大茶杯一只,放少許茶葉(香片居多) ,用大茶壺開水一沖,銀貨兩訖,即可飲用,喝完可以再回沖,當然換茶葉得再加收茶葉錢。另一種是聽說書的「茶店」,空地上搭竹棚架,擺放約二、三十張竹躺椅、竹桌,客人只要花上2-3元台幣,一杯沖泡的香茗即端至桌前,躺坐在靠背竹椅上,放鬆心情喝茶聽講古,也別有一番風味。

60年代 變色茶室和純吃茶
民國6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又緊接著世界石油危機。但台灣經濟卻快速的成長,人民生活不向安康,各行各業應事而生,社會也逐漸走向多元化。當時最流行是有小姐陪客的「茶室」和「純吃茶」的色情行業,因此被政府列“八大行業”特殊行業管理,當時的「茶店仔」變相的色情場所.有老人茶館,有茶座,有港式飲茶,其他則是咖啡廳、卡拉OK廳等西式場所。

70年代 茶與鄉土文化融匯
這個困境對懷有文化抱負的茶人而言,是個非常苦悶的痛,但19774月至19781月之間,主張反共文學和中國舊文學,與臺灣鄉村生活的鄉土文學,發生激烈「鄉土文學論戰」,在這一場文壇論爭焦點,在於文學是否反映台灣現實社會,卻意外引動「台灣未來應走向哪一條路?」的省思,同時也讓當政者體會到臺灣社會求變的力量。

民國67(1978)年中美斷交後,國民自覺意識高漲,掀另一起波臺灣文化本土運動,鼓勵民眾珍惜台灣這片土地上特有的事物,不論是語言、文化、自然資源都要當作台灣文化核心,包括使在地民眾生活史與各族群的經驗,加以維護與重新整開理發揚光大,獲得高度的重視。

茶文化的創新
民國64年後,台灣經濟快速成長,政府開始舉辦優良包種茶、烏龍茶比賽及宣導國人飲茶,推廣飲茶文化當時台灣茶葉在凍頂茶、高山茶及新品種導引下,一片繁榮,為開拓茶市場,拓增飲茶人口,民國66(1977),臺灣開始組團赴國外訪問的「茶文化考察團」為主,為與「日本茶道」文化有區隔,婁子匡教授所提議下,大家同意以「茶藝」,作為推廣台灣飲茶文化專用名詞,再配合「茶宴」、「茶展」方式推廣喝茶文化,但要設立「茶」藝館還是不行。

但要設立「茶」藝館還是不行。1971年是茶店仔與茶桌的時代,為清談的地方,是平常百姓上館子外的另一個選擇;1971年後期,慢慢有茶藝館出現,因為有藝有文,所以變成台灣茶藝的浪頭


茶藝協會的成立
民國70年的台灣第一個茶藝團體「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成立,由台灣茶葉之父吳振鐸教授任首屆理事長。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於民國71(1982)923日假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出席會員800餘人,選出吳振鐸為首任理事長。得連任乙次四年後選為榮譽理事長。

會友包括各大學的教授們及茶業界等已增至1,500餘人。茶藝協會創立時,即立茶葉品質官能鑑定人員遴選辦法,並經內政部以台(75)內社第394898號核准後,經多次鑑定選出22人,以應當時各地優良比賽鑑評之需。吳振鐸當時只要時間允許,均親往各鄉鎮擔任主審,以期普遍提高品質。茶協會成立後,又承陸羽茶藝中心等贊助,舉辦泡茶師比賽及日韓等國際間茶藝界的交流與表演,使本省各地飲茶之風,隨之盛行。

茶藝的文化核心
清、敬、怡、真」是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的文化核心,發表於民國7312月會員大會,理事長吳振鐸釋義如下:
即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能體味『飲茶』之奧妙。

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為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泡茶圖片偽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

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啟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為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為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啟發智慧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

中華民國茶藝協會的成立,直接或間接的帶動茶文化的興起,社團的成員均為一群愛好茶藝的同好,他們以茶會友,有系統的規劃會務,發行會訊、期刊、出版有關茶藝書籍,教導茶藝知識,舉辦茶藝比賽,茶區之旅,及組團至國外參加茶文化交流訪問,茶文化蓬勃發展。

推動現代茶具的開發

「茶藝」講的是一種飲茶藝術,包括了種茶、製茶、泡茶、敬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動中的技巧和技藝。台灣茶藝會有蓬勃並多元,有兩項活動功不可沒,一是茶葉比賽,一是茶藝展演。茶葉比賽提高了茶葉的商品價值,讓茶農鑽研製茶技術提升茶葉品質;茶藝展演則,讓大家認識泡茶的方法及飲茶的趣味,民國75年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更提倡使用本土製作的茶具泡臺灣茶,獲得茶業、陶藝界、石雕界廣大的回響,帶動跨領域的茶具開發。現代陶藝先驅林葆家蔡榮祐;廖天照、陳清河(石龍) 則投入石壺創作;埔里潘宗盛的石製茶盤;林煥堂的竹製茶具;沈甫瀚的「奇古堂」茶具、呂禮臻的「竹君」茶具設計等,都掀起市場的熱潮,把茶藝深化到「雅」的境界。


茶藝館設立的推手
在茶藝館未正式取得法令許可,民國七十年臺北縣市的茶人在功夫茶館的蔡榮章的倡議下號召下,成立「大台北茶藝業者聯誼會」,會員有:逸清張文華、雨香軒何健生、紫藤廬周渝、不流的沈甫翰,鄭員外方捷棟、春水堂劉漢介、真淳雅呂禮臻、翰林涂宗和、水龍吟徐榮波等茶業同好人的倡議下,以提升了社會飲茶風氣,擴展了社會茶文化的視野,刺激了茶及茶藝的消費,帶動了茶的產業為宗旨,成為當時茶相關產業的『火車頭』角色。

「大台北茶藝業者聯誼會」以及七十三年成立的「中華茶藝事業聯誼會」,後者可說是近二十年來台灣茶藝活動的主要推動者。當時『中華茶聯』是清一色由分佈在全省各地的茶藝館業者所組成。由於法令的限制,無法以人民團體申請立案,但卻能在軟性訴求,以搏感情的方式進行各項茶藝活動。會員由七十三年剛成立時的五十家,增加到九十一年的兩百家與茶有關的團體及個人會員。

台灣第一家茶藝館
張宏庸與張明雄都提到,台灣的茶藝文化,最早是受到香港人馮世業 1971 年出版的「飲茶之藝術」一書所啟發。台灣的林馥泉於 1976年的「茶訊」上,才開始倡導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之別,因此台灣的第一家茶藝館「中國功夫茶館」開設於 1976 年時,就以當今「茶藝館」的模式經營。

由鍾溪堓、林馥泉和蔡榮章等人的合作下,於1976年﹝民國65年﹞在台北市的林森北路成立了一間「中國功夫茶館」,館內面積約有250坪。在中國功夫茶館內,以中國蘇州式的園林設計為裝潢主軸,兼顧中國傳統茶坊的格局和當時社會的需要,所以規劃的新式茶藝館強調的是中國古典的格局,使顧客在繁忙的現實社會裡,享受笙簫繞樑、馨芳茶香的溫煦世界,由於他們的巧思,提供了新的品茗環境,成為今日茶藝館的先聲。


南部是1977年才有茶藝館,是從「茶店」轉型來的,當時高雄從重工業發跡,茶館成了談生意的地點,當時廣告模式就是穿著白西裝、白皮鞋、帶白領帶的富商,提著一古董鳥籠帶隻畫眉鳥到舞廳裡面跳舞,在茶店接生意。當時台南也有許多骨董店、老傢俱、褟褟米、紅燈籠、阿嬤的東西或是農夫用的,只要把東西擺一擺,就叫做「茶藝館」。茶藝館帶動人際間的溝通與交誼,當時,到茶館是一種風氣,豐富著人民生活

茶藝館初創之時,相關法規尚未通過引起治安單位均以八大行業看待,把營業內容視同與特種營業的「茶室」管理同時社會大眾對「茶藝館」的型態並未接受因此雖然轟動,但是並不叫座經營不久就宣告停業

第一張「茶藝館」營執照
據范增平的文章表示:臺灣第一張「茶藝館」營執照,是由管壽齡小姐1979523日取得,正式以「茶藝館」的名稱取得經營執照。經營內容是茶葉、陶瓷、藝術品的買賣及餐廳業務,但在法國學服裝的管壽齡與臺灣茶界接觸不多,在各憑本事的年代,突破法令限制是個特例。有特例突破後,1980年天仁集團李瑞河慧眼識才聘請蔡榮章開設「陸羽茶藝中心」,從事茶道教學與茶具設計、生產,1981年紫藤廬文人茶館設立。

茶藝館的新美學 新茶風
1982年政府對茶藝館合法化的相關問題通盤檢討後,於19831119日經濟部才正式通函台北市、高雄市和台灣省政府准予茶藝館設立,茶藝館自此才正式取得法令的根據。茶業多年的抗爭終於獲得法制上的認同。茶藝館成為一個政府認可的新行業後,在台灣開始蓬勃發展,由台北向台中擴展,到高雄和花蓮都有茶館設立。有的由咖啡廳改裝而成,多數是茶園、茶行附設的茶藝館。建築有中國宮殿式庭院、台灣純樸民間建築、歐式園林建築都有。茶館活動有:演講、書畫攝影展覽、陶藝展覽、音樂欣賞、舞蹈表演,甚至請算命術士、泡茶師坐鎮服務等等,1987年,茶藝館約有500家。

1990年以後,當時的茶藝館真正地重視茶,純粹地以品茗為主,講究氣氛,不論裝潢,還是所用茶具都充滿文化氣息,設置各類字畫、民俗、藝品等東西,還提供茶藝知識,供應一些糕點茶食。茶藝館變成休閒聚會的好去處,茶藝館成了享受民俗文化,探討精神層面生活的交流中心,更帶動了文化界為「尋根」潮,熱情的投入復興中華茶文化的探討議題,品茶成了時髦的活動


比賽茶的盛行
台灣在1970 年代時,一般大眾飲茶的習慣並不普遍,中華民國茶藝協會與業者的努力下功夫茶的飲茶方式,很快就被市場接受,隨著的建立後茶藝館應運而起,開創出台灣特的茶藝文化,成功的建立了台灣本土茶葉市場台灣茶開始由外銷轉內銷

茶藝館的泡茶方式凸顯了高山烏龍茶濃香耐泡的特色,影響了臺灣喝茶的品味重新建立了對茶葉的評價標準,各地茶產區也紛紛以此作為競賽標準,競賽得獎的茶葉往往身價百倍,同時影響茶葉生產技術與茶樹品種選擇,更使得種植區域往高海拔的山地發展。

茶藝全球化
1980 年代起,台灣流行庭園功夫茶館,佔地數百坪,動輒千萬金,消費平均每人3-500元。劉漢介 幼承父親啟蒙茶道,致力壼泡文化推廣,19835月「春水堂」於台中創設,應用國際餐飲經營模式,將紅茶調味與地方小吃「粉圓」結合成「珍珠奶茶」系列產品,空間仍延續茶藝館的人文空間特色,結合國際餐飲的經營模式,把茶口味定型化,推出具有休閒特色的「泡沫紅茶」與「珍珠奶茶」,在市場一炮而紅,春水堂的展店模式,蔚為風潮,成為茶業爭相學習模式,迅速在市場拓展。但自 1993年後,大型庭園茶藝館逐漸消失。
台灣茶館春水堂到日本展店,於代官山的一號店開幕首日大排長龍,首日開賣不到兩小時,珍珠系列茶飲全部銷售一空,一位日本媽媽說,「我喝過珍奶,但它的茶香特別棒。」讓她更想到台灣。劉漢介說,日本店坪數較小,走精緻路線,茶品種類減少,餐飲也只賣三明治等。

【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2013.7.28電】
                                                              
茶文化走入家庭
現在臺灣茶文化己經走入家庭,許多居家空間都設有泡茶空間,茶、畫、音樂、茶具等方面,均十分講究美感興興味,有的更勝於茶藝館,茶品之選擇是高山茶、是老普洱、是原生茶.. 都能掌握其特色,成為台灣茶藝發展最可貴的地方,因為愛茶展現的人文素養,讓家庭生活更質樸厚實。

把居家生活空間,視為生命修養之地,暇時點香掛畫、選首播合宜的音樂來聆聽;有朋友來訪,適度穿搭再佈置悠雅的茶席待客,把品茶美視為生活休閒活動,更傳遞主人特有的生活品味,讓家成為可居、可遊、可賞的空間,大隱於市、悠遊於山林海濱之間,讓茶成為連繫家人的載體,其樂融融。

刺激與回應
春水堂的經營模式,帶動了臺灣茶產業的巨變,首當其衝的是茶藝界,除了商業版圖日益縮小外,相關產業也委縮。但在1987解嚴後,隨著兩岸互動開放,臺灣茶界在大陸找到更大的舞台,台灣茶業近代的變遷經驗,在大陸開枝散葉。


1993年,李瑞河看上大陸改革開放的大好商機,開始投資大陸創辦天福集團。天福集團創建於1993年,是一家集茶葉自產、制、銷、科研、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茶葉集團。天福集團本著“香傳全國、名揚世界”的經營理念,開設天福茗茶直營連鎖店。

數十年的努力下,目前在中國大陸各大、中城市開設671家“天福茗茶”直營連鎖店,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7家茶葉及茶食品工廠、2家茶博物院,2個高速公路服務區、1個“唐山過臺灣”石雕園,正在建設全球一所茶專業高校—天福茶學院。將茶業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為一體,是當前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


聲明/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