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在玉石上的應用
「蠟在玉石上的應用」是在2013發表分享,其後筆者持續在探索這個課題,2014年再分享「玉石上蠟退蠟學問大」一文,補實「蠟在玉石上的應用」文章的論點與實作經驗,非常值得您閱讀!
玉石上的光澤,究竟是蠟光還是寶石光?
玉石要不要打蠟,擦嬰兒油保養,保持水頭與光澤?
上了蠟的玉石怎麼恢復自然風貌?
這幾問題困惑了我幾十年,請教了許多前輩,大家的堅定的主張:「不要打蠟、擦嬰兒油」,但事實如何請看本文探討。
翡翠拋光前的打磨非常重要,打磨由粗到細,漸次的把玉石表面磨細,再進行拋光。拋光一般先用水調好光粉,塗在皮革上, 在皮革半乾半濕中,將玉件表面拋光至發亮。
玉石要不要打蠟,擦嬰兒油保養,保持水頭與光澤?
上了蠟的玉石怎麼恢復自然風貌?
這幾問題困惑了我幾十年,請教了許多前輩,大家的堅定的主張:「不要打蠟、擦嬰兒油」,但事實如何請看本文探討。
翡翠封蠟加工
翡翠拋光前的打磨非常重要,打磨由粗到細,漸次的把玉石表面磨細,再進行拋光。拋光一般先用水調好光粉,塗在皮革上, 在皮革半乾半濕中,將玉件表面拋光至發亮。
去污與過蠟
「過蠟」是玉石加工最後一道工序,臺灣叫做「封蠟」、「過蠟」亦稱「打蠟」、「上蠟」,其主要作用有三個:1. 保護玉石表面不受污染和浸蝕。2. 填平玉石:玉石表面在磨拋過程均會留下微細凹坑和痕跡,過蠟可以增加表面的光潔程度。3. 掩蓋某些玉石表層的微細裂紋,使其不明顯。4.使加工後的玉石色澤更為穩定,增加賣相。
傳統玉石加工過蠟前,必須先有機酸和灰水交替使用,把殘留玉石上拋光劑清洗乾淨;現代這個工序已改用用超音波處理,再把玉石涼乾後,再把表面清理乾淨的玉石放入熱蠟桶中浸泡熔融的石蠟液中,不停地上下提動和左右轉動,讓玉石充分浸蠟,再提起來把多餘的蠟瀝淨後,倒進預熱好的毛巾或厚棉布上,迅速擦試把玉石擦亮,以不留下蠟渣為原則。
去污問題探討
加工技術是在演化進步中,玉石過蠟前,最關鍵的是表面去污,是用什麼工法把玉石殘留的拋光劑及油漬清理乾淨?是傳統的果酸?還是有爭議的化學酸?還是現代用超音波?清理的過程是過水、還是浸泡?泡的時間多長?全都是學問,事關玉石的品質評定,另外是採用那一種蠟做素材。同時每一個時代的加工技術不同,對玉石的影響落差會很大,讓我們以「翡翠加工」為例,傳統的玉石加工和現代加工方式就有很大的差別。

現在用化學酸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但涉及酸的種類、濃度、浸泡時間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玉石的品質認定,因此現在玉石封蠟前的清洗工作多用超音波代勞。但對於2000年以前的玉石加工品如何定位?如何補救?是許多玉石擁有者最困惑苦悶的部份,卻又必需面對的一件事。
玉石加工業的老師傅指出:用傳統工序去污的玉石,經過診斷後,若只對破壞表面沒深入結構,同時玉料又夠厚,通常會建議直接重拋;但料薄工細的雕件,就只能先去蠟後重盤、重養。相信在現代先進的拋光材料支援下,只要用適當的方法來解決,還可以讓玉石回春,畢竟這是玉石加工技術的演進歷程;至於用化學強酸處理後的「處理翡翠」,那是另一個課題就不用討論了。
蠟處理的方法
傳統以川蠟做為蠟材,川蠟是由雄性白蠟蟲的幼蟲,在生長過程中所分泌的蠟,是天然蠟中最白的一種,其附著于樹幹上的狀態看起來就像積雪一樣,經精制面成,因此又稱:蟲蠟、白蠟、川蠟、
雪蠟或中國蠟,國際稱“中國蟲蠟”,簡稱“川蠟”。
自古以來被人們用來制造蠟燭及作爲中藥的原料,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記載:白蠟辛溫無毒,可生肌止血,定痛補虛,續筋接骨,入丸服用可殺蟲,以白蠟頻塗可治頭上禿瘡。
有的古書上刊載白蠟蟲可通經活絡,益血補中,能醫治一。。些內科、外科方面的疾病。如治療血尿、毒瘡久潰不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已成為軍工、輕工、化工、醫藥等幾十項產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和配料。
但現代玉石加工業為方便多使用石蠟,是石油蠟的一種,有特殊的蠟味變質後易潮白、泛黃。蠟處理的目的,在使翡翠成品表面有光澤更亮麗,這在玉石加工上是合法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有的古書上刊載白蠟蟲可通經活絡,益血補中,能醫治一。。些內科、外科方面的疾病。如治療血尿、毒瘡久潰不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已成為軍工、輕工、化工、醫藥等幾十項產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和配料。
但現代玉石加工業為方便多使用石蠟,是石油蠟的一種,有特殊的蠟味變質後易潮白、泛黃。蠟處理的目的,在使翡翠成品表面有光澤更亮麗,這在玉石加工上是合法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上蠟:

浸蠟:
翡翠也是石頭,石頭多少都會有瑕疵,千中選一優質翡翠,質地細膩、瑕疵較少,上蠟也留表面。但比較糙的翡翠,像瓷底、灰底翡翠,瑕疵較多、質地疏鬆的翡翠,經過各種酸洗後,翡翠的結構會較疏鬆,再經浸蠟蠟處理讓石蠟充填到翡翠的內部。
圖引自/ 翡翠的“浸蠟”與“注蠟”
圖引自/ 翡翠的“浸蠟”與“注蠟”


噴蠟:
對較大的雕刻品,則可將翡翠成品放在烘爐中加熱至攝氏70oC-80oC左右,然後噴一些
川蠟上去或用雪片狀的蠟粉塗上去,再用毛巾或竹簽將表面的蠟擦去,這樣就可以使翡翠表面光滑。
去蠟後的玉石表面

去蠟後玉石變化
筆者20多年前,曾收藏一塊民國年間的翠玉佩,經常戴在身上,玉色始終沒改變,就收起來放著,隔一段時再拿出來看,玉面竟然泛黃起花點;另一只手鐲是如止此,才想到早期老前輩教的「去蠟」方法。
去蠟後,翠玉不但恢復原貌,只載過幾次後,就更溫潤綠也更嬌,心有所得才動手寫這篇文章,在去蠟前要先瞭解蠟的特性。首先掌握蠟的融點,川蠟,呈白色或淡黃色,熔點80 ~85 ℃間。石蠟.石蠟。無色或白色略呈半透明的硬蠟,熔點約48 〜66 ℃間。

去蠟時要掌握適當溫度即可,溫度要「先低後熱」,主要是讓玉石適應熱傳導,再逐次加溫,以減少過熱傷了玉石。用溫水去蠟後,玉石會恢復原有光澤,再配帶重養會更溫潤,相對的玉石不美觀的地方也會呈現出來,因此是否去蠟,要先考慮玉石的個別條件,但可以確定的是化學處理的玉石千萬別「去蠟」。


去蠟時要掌握適當溫度即可,溫度要「先低後熱」,主要是讓玉石適應熱傳導,再逐次加溫,以減少過熱傷了玉石。用溫水去蠟後,玉石會恢復原有光澤,再配帶重養會更溫潤,相對的玉石不美觀的地方也會呈現出來,因此是否去蠟,要先考慮玉石的個別條件,但可以確定的是化學處理的玉石千萬別「去蠟」。
去年去蠟實驗的那幾件翠玉,「去蠟」後剛恢復玉石原貌時,發現最原始的裂綹、質感、加工技術,歪斜的穿洞、金鋼砂的拋痕、年代久遠的碰裂… 等全攤在眼前,心真的很痛,但這一年來重新盤過後,又帶在身上一段時間,包漿會回來、色調更均勻,玉石變得更溫潤翠綠,美呆了!
再現寶石光

「盤」會讓玉石更溫潤細膩。但翡翠硬度高,本身就具玻璃光澤,亮光,「盤」是利用手推拋光,把「蠟光」去除;恢復玉石原有寶石光澤。玉石愈載愈漂亮的主要原因,是佩戴時的「軟盤」拋光效果,會把表面的蠟去掉了。

玉石的質料經過衣物輕拋,又得體溫、體脂潤澤後,變得更亮透所致。要效果更好,可以在「軟盤」前,先將玉石泡入60-80 度的溫開水裏,先把附在玉件上的蠟軟化,再用布擦乾淨,再泡溫水…,反覆幾次,把附在玉石上的蠟去掉,內部污垢也吐乾淨了。
再現寶石光



玉石的質料經過衣物輕拋,又得體溫、體脂潤澤後,變得更亮透所致。要效果更好,可以在「軟盤」前,先將玉石泡入60-80 度的溫開水裏,先把附在玉件上的蠟軟化,再用布擦乾淨,再泡溫水…,反覆幾次,把附在玉石上的蠟去掉,內部污垢也吐乾淨了。
再用乾布擦乾淨後,就可以隨身佩帶,剛帶玉件會清新可人,一段時間後會變溫潤,玉相更古樸,偶爾用手盤,去掉玉件殘蠟後,就可以恢復玉石原有的寶石光澤,但每隔一段時間要用清水擦拭留在玉石上的汗漬,以保持玉石的清新。
玉石的保養


盤玉與養生
人們通過欣賞玉件形體、工藝內涵、天然色澤等產生視覺上的快感、心靈上的愉悅,同時通過盤玉過程中,翡翠與人都產生了微妙的變化,玉石經過一段時間把玩,內部結晶間隙吸附人體油脂與水份,使結構粗疏的翡翠溫潤通透。人的雙手遍布著許多神經元和經絡,尤其是十指指尖,會使經絡暢通、思維敏捷,通過對瑩潤碧透的玉石玩件摩挲把玩,刺激手指、掌中穴位,使氣血津液保持通暢,從而調和氣血,疏筋健骨,並調節大腦中樞神經,起到益智健腦之功效,使人樂以忘憂。
本文圖像均引自網路,若有著作權使用問題,請通知立即更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