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臺灣茶香的推手 呂禮臻


臺灣茶香的推手 呂禮臻
土城在地人
認識呂禮臻是八十三年的事,剛從木柵搬到土城定居,當時土城剛由「鄉」升格為「市」,遇上以「文化造市」為號召,剛選上市長的劉朝金的時代,那個時候的土城到處是工地,最著名的景點是「看守所」,每天上、下班都會遇上抗議事件。抗議久了! 還真被誤以為這裏一點文化氣息都沒有,因此土城掀起了一股追求文化、藝術展現特色的熱潮,八十年剛搬到土城算「新」土城人的我,連這個都市的街道都弄不清楚,卻被拱出來整理文化資源。

當時擔任臺北茶聯會會長的呂禮臻,是一位講義氣的茶人,對茶文化的推廣十分熱誠,辦起活動是全心全力,因此大小活動,他辦活動最大的特色就是要「大家都高興」,參與表演的人有成就感;參與活動的人有滿足感,活動過程中和樂待人,因此有活動一招呼大家就過來幫忙。因緣下認識茶藝界名人呂禮臻,當時他名氣正盛,卻對小弟多方照顧,於公於私只要做得到的一定全力支持,時至今日我仍以「呂老大」敬稱之。

倡導習茶藝館的設立
現在台灣喝茶是大家都認同的文化藝術休閒活動,但台灣七十年代茶藝風氣還不盛行的年代,在還沒有正式設立茶藝館之前;流行是有小姐陪客的「茶室」和「純吃茶」的色情行業,因此早期台灣政府是茶藝館歸類到“八大行業”,列為特殊行業管理。

民國78年呂禮臻致力於推廣臺灣茶藝,同時鼓勵同好廣設「茶藝館」,當時聽說茶聯會要開茶館,政府主管單位都很緊張,呂禮臻認為沒道理:「遇到一些重大的文化藝術活動,政府單位都要找茶聯會支援、出席,但又不允許我們開茶藝館,很沒有道理!」,在茶聯會的運作積極遊說下,制度才慢慢開放,茶聯會早期的茶館必須辦兩個執照,一個是茶莊的執照,但茶莊不能設座,因此又要申請一個小吃店的執照,許多茶藝館就這樣一點一點做起來。

民國80年起擔任四年茶聯會會長,不但推廣茶道不遺餘力,舉辦各類型的茶道、茶藝交流等,並將茶道示範、花藝表演、布袋戲等傳統藝術帶入茶館,將飲茶與茶道、藝術融為一體的茶藝新形態。當時熱愛茶道的同道,並針對茶藝館的內涵與風格加以改良及藝術化,深獲市場的喜愛,因此茶藝館一家家的成立,這些茶藝館結合了民間藝術,如茶道示範、花藝表演、布袋戲…等傳統藝術,遂成為台灣茶道文化的一部分,這是將飲茶與茶道、藝術融為一體的茶藝新形態,同時開啟近二、三十年來臺灣茶的復興,讓台灣茶香重新飄向世界。

見證普洱茶復興史

歷史的普洱,是源遠流長,但近廿多年來由黑翻紅的傳奇要回到民國76( 1879)海峽兩岸關係緩和,普洱茶再接進入台灣市場。茶藝正興的臺灣,對於由香港人輾轉相傳的普洱茶資訊多有存疑,因兩岸一開放,民國77年(1988年),台灣茶藝界就已組團到雲南考察,普洱茶的文獻、資訊直接進入臺灣,對普洱茶才有全面性認識。

1879年以前,香港是大陸與臺灣文化、商務的轉運中心,當時在台灣、香港及東南亞普洱茶世界中,香港喝普洱主要是在茶樓,對普洱茶仍以遠年普洱、陳年普洱為主,在市場上,臺灣仍受香港影響很大。香港普洱茶倉味很重,因此臺灣人叫普洱茶「臭曝茶」,多加黃菊一起泡才能喝。

此時正是香港九七大限前夕,港人做後續移民等動作開始大清倉,一些不知名的茶餅,不斷地湧現市場,呂禮臻、何健、周渝、鄧時海等從香港搜到不少老茶餅,有些雖有內票、內飛等註明出處,但對雲南地形實在不熟悉,也不知其所以然;有些則甚至出現法文,到底來自何處,根本查不到出處,第一次接觸了骨董普洱茶,只能掰開每片老餅,不斷的試喝,比誰喝的速度還快,在喝古董普洱茶的旋風下,這些陳年的老普洱就一堆又一堆的進入台灣市場及搜藏家手中。

直到民國71(1993)4月,雲南省思茅舉辦首屆的「中國國際普洱茶學術研討會」,呂禮臻、何健、周渝、鄧時海等臺灣茶人,度參與普洱茶盛會,台灣共有15人與會,聲勢相當浩大,事後證明亦是推廣普洱茶最有力的生力軍,飛往雲南省與各主要茶業機構、研究所及雲南大學教授、北京中國茶葉公司等大陸的茶葉產、官及學界共同首度面對面的探究普洱茶。

首但與會專家學者及雲南業界提出的論文、會中討論的內容,加上會場四周及茶葉街逛覽,發現所呈現的雲南普洱茶是新茶,少數商店可買到渥堆的普洱茶磚,與港臺茶人的「陳年普洱茶」,如“雞同鴨講”感慨,卻與移居美國的樓楊丹桂女士的《新茶路考》的論文,與王郁鳳《普洱茶與清皇朝》的論文,卻台灣來為普洱茶尋根茶人深獲共嗚。

會後,也到城普洱府普洱茶廠造訪,當時普洱茶廠廠長認為他們最好的茶是“普洱綠海白毫”。當時在街上買到了《版納文史資料選輯4》這本書,這本選輯可貴之處,在於集結了許多散佚的古六大茶山資料,包括易武的斷案碑、老茶莊照片、倚邦茶山的歷史傳說回憶憶(是由已故倚邦最後一位土司曹仲益記錄的),另外,還有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第一任所長蔣銓的古六大茶山訪問記,上面名列了我們手上有的老茶餅,包括同興、同慶、同昌等,上面的資料註明是在易武街。經過影印後傳閱,成為來年,也就是公元1994年進軍古六大茶山之一易武重要的線索。

民國72(1994) 第二屆的「中國國際普洱茶學術研討會」,由時任中華茶藝聯誼會會長呂禮臻領軍,先出席在昆明舉辦的國際茶文化節活動,並踏出近二十年普洱茶復興的第一步,一行共計19人,將深入易武茶鄉探訪。當時當地導遊根本沒聽到「易武」有什麼可玩的地方,同時易武地處偏僻又沒有旅館,第一夜選擇了最近的孟崙,睡一間小旅舍,在聊天中,就這麼巧,旅館主人告訴了我們他就是易武人,家族早期制餅完全是手工,有木模和石模。

隔天踏入易武老街的那一剎那,我被震撼住了,就這一天也是改變歷史的一天,,共同見證了歷史的時刻。時任易武鄉黨委書記兼鄉長吳正金,副鄉長李家能等人被這群不速之客也驚擾到,不到百人的村民更是以相當驚訝的眼光,看著這群茶人,由副鄉長李家能找來已退休曾任易武區區長張毅,解說易武的現況及所遺留昔日老茶莊輝煌年代景觀,他老人家當時正在寫鄉志,留下了相當豐富的數據。

當年易武鄉公所的鄭軍民,大夥叫他小鄭,為人熱誠,又毫無怨言,他抱怨說:「這些居民飯都吃不飽,您們是來幹什麼的」;當年他對我們幫助相當大,帶著我們出入落水洞等地,十多年後今天,已高升為易武鄉副鄉長,著實有入寶山而歸感覺。這次破冰之旅,揭開了易武三大老茶莊宋聘、同興及同慶神秘面紗,同時也將同昌黃記的老武將房等給曝光了,更點出許多當時作餅茶的老故事,而一條茶馬古道歷史的傳述及追尋,也逐漸被揭露及受到各界重視。

當時的易武,實在是荒涼,兩條街,一條是老街,一條是讓主要幹道,一間小吃店,幾家雜貨店,幾乎無外人沓至,有著茶人胸懷的呂禮臻、何健等感慨萬千,他站在街頭遙望著黃沙滾滾的昔日老街、茶馬古道,心中許了一個願望,那就是重新恢復傳統七子餅茶的製作方式,讓易武有第二春。

呂禮臻卻是劍及履及,1995年帶著何健、香港葉榮枝再赴易武,找張毅等商議重新恢復做元寶茶可行性,同時把張毅寫的《易武鄉茶葉發展概況》印製成書籍,為普洱茶歷史先做紮根的動作,看到重要的歷史文物“斷案碑”(有關茶稅及貢茶文獻),一直躺在破舊關帝廟地上,讓呂禮臻很難過,拿出一筆錢,希望能將其豎立起來做歷史見證。

為恢復傳統普洱茶製作,1955-1996二年內呂禮臻來回奔波易武高達11趟,對恢復傳統手工餅茶更是寄予厚望,易武鄉黨委、鄉政府也全力配合,由副鄉長李家能主管,逐戶尋找傳統的老加工工具,並打聽曾製作餅茶的加工師傅,先後兩次分別由張先民、廖文啟等人派司機,從猛遠農場接來曾在同慶號老茶莊包茶學徒張世勳、作茶師傳張官壽、高定光等及易武會做七子餅的老茶人餘世高、許丕文等,在原易武鄉公所的伙房,也就是廚房,開始進行傳統普洱茶的試作及傳授技藝;李家能、廖文啟、張毅、許壽培等人都加入加工、包裝工藝學習及製作行列,由鄉政府文書鄭軍民負責收購毛茶,先後於該年8月和次年3月,每次歷時一星期,試制了二批“易武普洱茶”,由呂禮臻等人帶往台灣、香港等地宣傳銷售,這也是近年來易武重新製作傳統七子餅茶的先河。

「易武普洱茶」試作有一定的成果後,呂禮臻正式下訂單,也是近代第一塊傳統手工茶餅[真淳雅號]的正式問世,在公元1996年到1998年期間,張毅等受託為呂禮臻製作了六噸“餅茶”,恢復了傳統普洱茶餅的製作工藝,至此掀起了一股收藏品鑒普洱茶的風潮。
見證普洱茶復興史文段摘自曾至賢「見證普洱茶的歷史時刻」原文刊於【茶撰雜誌200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