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解讀卜華志 不人不類的創作背景


解讀卜華志 不人不類的創作背景

置身媒體全球化的時代,曾是頂尖影像媒體人的卜華志投入藝術創作,最讓質疑的是他的作品靈感,來自那裏?是模仿呢?是原創的? 本文將深入探索其門道!

在卜華志的「不人不類、面具之上.下」書中簡介敘述到:「藝術家卜華志以「面具」為主題的系列創作,主要以油畫、木雕的型態呈現。每件作品搭配一首詩,由詩人林煥彰執筆。圖片與文字產生共鳴、對話、互補,在「表象」、「真相」、與「想像」之間來回擺盪,針對「面具」在當代文化中的意義給予詮釋,也是一趟追尋與探勘的歷程。」文字抽象得難以認識他的作品,身為他的老友只好把所見所聞細細剖析,以分享同好!

圖騰崇拜文化

「面具」是人類最原始文化之一,早在人類文明發展之前,不論東、西方,都有存在面具文化,源於人類原始狩獵及圖騰崇拜,法國舊石器時代的拉斯克斯穴中頭戴面具的人像圖;西伯利亞出土過黏土面具,美洲墨西哥也出土過陶面具;澳洲土著毛利人有崇拜的木雕面具。人們透過面具、化妝等手法,來表達現實中難以體現的面貌,廣泛運用於狩獵、戰爭、祭祀、驅儺、喪葬、鎮宅、舞蹈、戲劇等方面。

中國的儺戲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儺祭,到商代(西元前1600-1046)開始形成了用來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非洲人相信,面具體現的是祖先的靈魂或神明,所以戴面具的人不能公開自己的身份,因為佩戴面具才能祖先靈魂化身獲得某種力量,執行部落中神聖的使命,如:維護法律、消除疾病、保佑平安等。(圖引自台灣通識網)

在臺灣藝陣表演中,常藉著面具或化妝來凸顯或隱藏、轉化「身分」的作法,在台灣仍被普遍地運用於許多宗教儀式、藝陣表演當中。在台灣廟會中常見的什家將、官將首、鍾馗五鬼、十三太保、五毒大神、宋江陣等,都是屬於這類化妝表演的形式。

中國漢族文化,每逢新年喜慶活動中「跳加官」的表演,扮演財神的人,帶著一張白底的笑臉面具,這是帶有討人歡喜之丑角性格的表演。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藏戲面具劇情中神靈、鬼怪和動物面具的塑造,儘管帶有宗教面具影響的明顯痕跡,但大都人格化,被賦予了人的情感。

圖騰崇拜文化

隨著文明的推移,面具的宗教性功能降低,藝術性逐漸提高,面具在表演或祭儀活動中,經常用來讓表演者轉換角色模擬,在戲謔與莊嚴的中,呈現劇劇與歌舞的故事敘說,如:非洲象牙海岸的古羅族有面具舞蹈;印度梵文史詩的「羅摩衍那」劇,劇中的魔王、猴王都是人戴面具詮釋的。
「面具」在古希臘戲劇的特徵,在一部戲劇中,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獨特的面具,演員在表演的時候,要用面具遮住臉孔,悲劇中使用的面具往往是痛苦或哀悼的表情;而喜劇中使用的面具則通常是微笑的表情,或帶有點邪惡的意味。面具同時可角色的模仿、認同、投射、移情與角色扮演,經由表徵化、距離化與自發性的表達,呈現美感距離,同時面具的形狀有利於演員聲音的擴散,使聲音更有穿透力,讓觀眾聽得清楚。

歐洲的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更獨具一格,遠在16世紀,身著斗篷帶面具的“面具客”(Masquerade) 就穿梭於威尼斯的街道巷衢之中,到18世紀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離不開面具,人們外出,不論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這專屬於威尼斯的面具文化。Bauta面具在很多場合都會被用來隱藏身份和社會地位,因為它可以使穿戴人之間的交流更加自由,而不必受到社會等級、日常習俗的約束。

日本能劇所用的面具、歐洲丑角的面具等等,都是強調面具的表情,表演者則需配合表情表演,純粹是自娛娛人。表演者藉面具超越性別、階級,扮演「他者」(the other)的角色,或化身為神鬼、動物。此外也能面具傳遞角色的定位,既能增加遊戲的趣味性,也常突破傳統的認知與規範,表達潛在的社會意識。

虛擬化的面具

2009年上演的電影《阿凡達》把傳統的面具革新,透過新科技和化粧術打造了,潘朵拉星球上的有感知智慧能力的類人種族,讓面具在新科技的引導下,獲得新的應用方式。網絡遊戲更把面具發揚光大,以《魔獸世界》為例:在其商業運作下,據統計位平均每3個小時有75萬人在線。在周邊商品熱賣下,商家將眼光看投向魔獸造型的面具設計,如:獸人族的劍聖,人族的大法師,暗夜精靈族的惡魔獵人,不死族的死亡騎士,這些面具在萬聖節都成了強貨,現代人面對「面具」,遊戲成份正加重中。

「面具」的應用,從遠古的宗教祭祀、鎮宅、舞蹈、戲劇等方面應用,到近年科技電影及網絡遊戲帶動的再詮釋下,當全球的浸濡在「新面具文化」情境中,卜華志在「不人不類、面具之上.下」選擇以「面具」做創作題材,自然會被質疑其原創精神的不足,但事實真相如何?

卜華志的「不人不類」創作剖析

在人類是社會性裏,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而在神話學中,人的靈魂也會被拿來與其他的人型動物作對照。

常與無常之間

佛教哲學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著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榮格認為在人無意識中,有「個人無意識」及「集體無意識」兩種類形。「集體無意識」是幾千年來人類祖先經驗的積累所形成的一種遺傳傾向,對人格形成影響最深、最有力,這些遺傳傾向被稱為原型,集體潛意識原型會在夢、幻覺、幻想、神經症中無意識地表現出來。


人格面具的扮演

從人出生那天起,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就提供了一套預先形成的模式,決定了個體的知覺和行為的選擇性,集體無意識就是分析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他同時提出人格,在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在與思維、情感、感覺、直覺四種功能類型進行匹配後,可分成: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性、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等八種人格類型。
在人進入社會後,會順從於社會的期望,把將自己融入某一角色或職業,把自己人格隱藏在面具之後,即謂的「人格面具」;然而,它與真正的你並不一致。人格面具代表著一個人的公共形象,有的人過分依賴人格面具,結果,人格面具吞沒了真正的自我。榮格認為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這種陰暗面並接受它。否則,陰暗自我就會向外部投射。

榮格的作品,引進了這些非傳統心理學語彙,在著述具有文學上的創造力,引起讀者的共鳴,同時讓我們能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反省自身的處境,把他的理論放置在現代藝術創作,更能深畫其境界。

生命的記錄者

討論卜華志的畫作前,要先瞭解他的攝影成就,卜華志 1961年生。歷任秋雨印刷攝影棚攝影師、台視文化攝影記者、新聞局光華雜誌攝影組長、五大出版社藝術指導、商業周刊資深攝影記者、理財周刊視覺總監等職。曾獲吳三連文藝基金會台灣年度最佳新聞攝影獎人物特寫類佳作、台北市第24屆美展台北獎入選、第29屆金鼎獎最佳攝影獎。會拍照的人很多,但在專業領域中不斷獲獎就要真功夫。


卜華志的個性講義氣又帶點浪漫,觀察景物、人情變化凡常敏銳,對於光影掌握更獨道,作品深具濃厚的人文關懷,他最自豪說:「一張好照片,勝過千萬言」,當他投入商業攝影,置身以商業為導向的環境中新聞局光華雜誌有官方立場;他在商業周刊、理財周刊工作有商業考量,攝影要配合主題文字走。

身處群我之間

商雜誌又常帶有置入性行銷的色彩是公開的密祕,天性講義氣又帶點浪漫的卜華志,在職場上必需帶「面具」工作;又得看清別人的「面具」,是經營者的「面具」!被報導者的「面具」!同事間的「面具」!「朋友」的面具!

當他工作忙錄的時候,他來不及反應;因為重覆又緊逼的工作量,讓他沒有思考的空間,直到他累了!發病了!腳步放慢之後,才發現「人格面具」拆掉之後,
原來的世界全變了!他必須面對失去高薪歸零的生活;他要面身體的不確定性;最重要的是要怎麼樣安頓自己的身心。

在民國89年發表「慾花園」之前,閒暇他常作畫自娛,但多在探討「靈」的世界,但那時期「靈」的作品都是以「群相」呈現,我曾問他為什麼喜歡這類圖像的呈現,他說:「不知道?心理常有這類想法,就把它畫出來!」。



生命中的「不人不類」

事隔13年,2012(民國102年)再看到「不人不類」作品時,他的作品己經從「群期」變成「獨照」時,內心不自覺的輕嘆,這老友的心境轉了個大彎,正坐在雲霄飛車上,急轉-直衝-加速-緩速中,面具系列的「換之坐坐看」,畫的是自己的企圖心;「不人不類」帶面具的蟲、魚、鳥獸,他把對人的喜、怨、希望無意識的在畫中全呈現了。

「面具之上.下」雕塑系列中的獅、虎、牛、豬、雞全給帶上了「丑化」的面具,全失去了人類所認識的本性,有人說是卡通化;我則認為那是他看透「人格面具」後,對職場人物的反諷作品,趣味中帶有哲學的省思,在面具的表情滲透出,他對生命無奈和期待。

2012年不人不類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群的追尋-鳥人」,這件作品畫的是晨光乍現,群鳥飛翔藍色的天際振翅高飛,林煥彰先生體會到的是「大逃亡,大遷徙」,但我從佛教哲學角度去探討,那情景顯現的是在「輪迴」過程,「鳥」變「人」還沒轉換完成的景象,大風正考驗著這群「鳥人」,看到這幅畫就有說不出的感受。

讓畫自己表白

直到20134月初,到富邦參觀蘇富比春拍預展,在看完瓷器、珠寶翡翠後,就走進當代藝術區,細細品味各名家作品,會場轉了兩圖後,夫妻倆一致的共識,「這些作品的原創性,沒有卜華志的高」,才下定決心收藏。現在把畫掛在四幅金銅唐卡的下面;左側再掛上一幅圖形壇城油畫做意象引導,再與其他佛像相襯輝映,整個畫境與環境相互交融,正訴說著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傳遞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